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理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符号的定义 | 第7页 |
第二节 艺术符号与艺术中的符号 | 第7-8页 |
第三节 艺术中的符号所表达的情感 | 第8-9页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个人符号语言 | 第9-16页 |
第一节 “新生代”艺术中的符号 | 第9-12页 |
一、产生的缘由 | 第9页 |
二、 “瞬间”——“片段” | 第9-10页 |
三、方力钧——“光头人” | 第10-11页 |
四、岳敏君——“傻笑人” | 第11页 |
五、王劲松——“空白”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政治波普”油画中的符号 | 第12-14页 |
一、“波普艺术”与“政治波普” | 第12页 |
二、王广义——“大批判” | 第12-14页 |
三、余友涵——“毛泽东” | 第14页 |
第三节 “后波普”——张晓刚与他的“大家庭”符号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符号化”现象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 第16-17页 |
总结 | 第17-18页 |
致谢 | 第18-19页 |
注释 | 第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