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理论论文

自然循环锅炉内过程数学建模与仿真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3-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2页
   ·电站仿真技术的研究意义及现状第6-8页
     ·研究意义第6-7页
     ·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第7-8页
   ·现有的仿真建模方法比较研究第8-9页
   ·模块化建模方法在电站仿真技术中的应用第9-1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汽、液两相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第12-20页
   ·汽、液两相流流型及分类第12-13页
   ·传热系数的研究第13-16页
     ·水冷壁管内传热区域的划分第13-14页
     ·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第14-16页
   ·摩擦阻力的计算第16-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自然循环锅炉汽水系统主体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0-40页
   ·汽水系统组成介绍第20-22页
     ·蒸发区的动态特性及建模方法第21页
     ·单相介质受热面的特点及建模方法第21-22页
   ·蒸发受热面数学模型第22-27页
     ·基本方程第22-24页
     ·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第24页
     ·水冷壁金属管壁温模型第24-26页
     ·流动压降计算第26-27页
   ·汽包数学模型第27-33页
     ·汽包焓温模型第27-29页
     ·汽包水位动态数学模型第29页
     ·汽包压力模型第29-31页
     ·一维汽包金属壁温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31-33页
   ·集汽联箱模型第33-34页
   ·下降管数学模型第34-36页
     ·焓温模型第34-36页
     ·循环流量计算第36页
   ·过热器模型第36-39页
     ·过热器焓-温通道模型第37-38页
     ·压力通道数学模型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仿真扰动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0-50页
   ·仿真对象锅炉设计规范第40-42页
     ·锅炉基本设计参数第40-41页
     ·各主要组成部件设计参数及规范第41-42页
   ·100%负荷工况下仿真结果比较第42页
   ·仿真扰动实验第42-50页
     ·输入热量扰动第42-46页
     ·过热器出口压力扰动第46-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本文所做工作小结第50页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站锅炉等离子燃烧器点火特性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四角切圆煤粉炉生物质气与煤粉混燃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