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内涵及基本特性 | 第19-27页 |
·存在经验课程理论及其核心思想 | 第19-21页 |
·存在经验课程本质观 | 第19-20页 |
·“个体解放”的课程目标观 | 第20页 |
·建构性的知识观 | 第20页 |
·师生的交互主体关系 | 第20-21页 |
·量化与质性结合的评价观 | 第21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内涵 | 第21-24页 |
·关于体验与经验的相关论述 | 第21-23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内涵 | 第23-24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基本特性 | 第24-27页 |
·开放性 | 第25页 |
·主体性 | 第25-26页 |
·生成性 | 第26-27页 |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价值的合理性 | 第27-31页 |
·心理学视角:确证彰显个体存在经验价值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教育学视角:确证彰显存在经验价值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哲学视角:确证彰显个体存在经验价值的人性化意义 | 第29-31页 |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缺位的现实境遇 | 第31-39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缺位的表征 | 第31-36页 |
·过于重视学科课程设置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 | 第31-32页 |
·过于重视课堂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存在经验生成 | 第32-33页 |
·过于强化外在控制而忽视学生自觉内化 | 第33-36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缺位的成因 | 第36-39页 |
·理论知识与个体经验价值取向偏颇 | 第36页 |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失衡 | 第36-38页 |
·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阻隔 | 第38-39页 |
第5章 彰显存在经验价值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 | 第39-47页 |
·注重个体存在经验的重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达成 | 第39-40页 |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整体目标 | 第39-40页 |
·注重个体存在经验的改组与改造 | 第40页 |
·提升个体存在经验价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资源 | 第40-41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列课程是核心资源 | 第40-41页 |
·大学生个体的存在经验是宝贵资源 | 第41页 |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激活与丰富学生的存在经验 | 第41-44页 |
·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内省 | 第42页 |
·教师要促进学生存在经验重构 | 第42-43页 |
·教师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 第43-44页 |
·建立开放与多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标准 | 第44-47页 |
·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 第44-45页 |
·注重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 第45页 |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