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5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支护结构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 ·收敛约束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5-22页 |
| ·收敛约束法的特点 | 第22-2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 2 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35页 |
| ·引言 | 第25-26页 |
| ·围岩的应力与破坏 | 第26-28页 |
| ·支护功用与设计要点 | 第28-29页 |
| ·收敛约束的基本原理 | 第29-33页 |
| ·收敛约束法的应用步骤与局限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3 围岩的弹塑性分析 | 第35-68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轴对称开挖隧道的基本模型 | 第36页 |
| ·围岩弹塑性分析综述 | 第36-39页 |
| ·岩体的破坏准则与变形特征 | 第39-49页 |
| ·弹塑性分析 | 第49-59页 |
| ·围岩特性曲线 | 第59-61页 |
| ·基于弹塑性分析的等效Mohr-Coulomb参数 | 第61-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4 支护结构特性分析 | 第68-8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支护结构类型 | 第68-70页 |
| ·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 | 第70-81页 |
| ·围岩与单层或联合支护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81-82页 |
| ·围岩与复合式支护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82-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5 开挖面的空间约束 | 第84-99页 |
| ·引言 | 第84页 |
| ·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与位移释放 | 第84-86页 |
| ·位移释放的影响因素 | 第86-89页 |
| ·弹性特性的约束损失 | 第89-90页 |
| ·塑性特性的约束损失 | 第90-92页 |
| ·考虑岩体特性的约束损失 | 第92-96页 |
| ·考虑支护刚度的约束损失 | 第96-97页 |
| ·小结 | 第97-99页 |
| 6 工程应用 | 第99-109页 |
| ·引言 | 第99页 |
| ·工程背景 | 第99-103页 |
| ·理论应用 | 第103-107页 |
| ·小结 | 第107-10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 ·全文总结 | 第109-110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0-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22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2-123页 |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