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1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概述 | 第13-21页 |
|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第13-15页 |
|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13-15页 |
| ·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 第15页 |
| ·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 | 第15-18页 |
| ·独占与准独占 | 第16页 |
| ·绝对优势地位 | 第16-17页 |
| ·寡头分占 | 第17页 |
| ·相对优势地位 | 第17-18页 |
| ·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因素 | 第18-21页 |
| ·市场份额因素 | 第18-19页 |
| ·市场进入壁垒因素 | 第19页 |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2 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述 | 第21-29页 |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21-23页 |
| ·"滥用"之理论分析 | 第21页 |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 第21-22页 |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特征 | 第22-23页 |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原则 | 第23-25页 |
| ·合理性原则 | 第23-24页 |
| ·本身违法原则 | 第24页 |
| ·合理原则和本身违法原则的关系 | 第24-25页 |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5-29页 |
| ·价格垄断行为 | 第25-26页 |
| ·极端阻碍交易行为 | 第26-28页 |
| ·搭售行为 | 第28-29页 |
| 3 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同方式及立法体例分析 | 第29-39页 |
| ·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 ·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 ·法学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 ·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价值分析 | 第31-34页 |
| ·保障市场准入自由 | 第31页 |
| ·保护有效实质的竞争 | 第31-33页 |
| ·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 第33-34页 |
| ·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不同制度方式 | 第34-36页 |
| ·结构主义控制方式 | 第34页 |
| ·行为主义控制方式 | 第34-35页 |
| ·评析及制度建设构想 | 第35-36页 |
| ·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不同立法体例 | 第36-39页 |
| ·概括式立法体例 | 第36-37页 |
| ·列举式立法体例 | 第37页 |
| ·评析及体例建设构想 | 第37-39页 |
| 4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完善性思考 | 第39-45页 |
| ·我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状 | 第39-40页 |
| ·国内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39页 |
| ·在华跨国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39-40页 |
| ·外国企业对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40页 |
| ·我国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 第40-42页 |
| ·反垄断法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 第40-41页 |
| ·其他法律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 第41-42页 |
|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不足及完善 | 第42-45页 |
| ·市场份额的规定 | 第42-43页 |
| ·抗辩事由的规定 | 第43页 |
| ·法律责任规定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