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缩略词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1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9-20页 |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解剖基础 | 第9页 |
·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9-17页 |
·影像学检查 | 第17-18页 |
·西医治疗方法 | 第18-20页 |
2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20-28页 |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0-23页 |
·近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 | 第23-28页 |
临床研究 | 第28-3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病例来源 | 第28页 |
·一般资料 | 第28页 |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纳入标准 | 第28-29页 |
·排除标准 | 第29页 |
·病例剔除和脱落 | 第2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分组 | 第29-30页 |
·治疗方法 | 第30页 |
·疗效评估方法与指标 | 第30-31页 |
·盲法设计 | 第31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1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1-37页 |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 | 第31-32页 |
·TCD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 第32-35页 |
·症状疗效评定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42页 |
1 选题的意义 | 第37页 |
2 各指标的意义 | 第37-38页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第37-38页 |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 第38页 |
3 治疗方案的选择 | 第38-40页 |
·穴位的选取 | 第38-39页 |
·电针的应用 | 第39-40页 |
4 疗效分析 | 第40页 |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