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外交领事法论文

外交保护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论第11-26页
 一、 选题说明第11-17页
  (一) 选题目的第11-15页
  (二) 选题意义第15-17页
   1 . 理论意义第15-16页
   2 . 现实意义第16-17页
 二、 文献综述第17-22页
  (一) 国外研究状况第17-20页
  (二) 国内研究状况第20-21页
  (三)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第21-22页
 三、 研究思路第22-23页
 四、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23-24页
  (一) 研究难点第23页
  (二) 研究创新点第23-24页
 五、 研究方法第24-26页
  (一) 辩证分析法第24页
  (二) 历史分析法第24-25页
  (三) 实证分析法第25页
  (四) 案例分析法第25页
  (五) 比较分析法第25-26页
第一章 外交保护概述第26-68页
 第一节 外交保护概念及特征第26-40页
  一、 外交保护的概念第26-33页
  二、 外交保护的特征第33-40页
   (一) 外交保护是国家对国家主张的一种权利第33-37页
   (二) 外交保护的行使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第37-38页
   (三) 外交保护的所有行动都须涉及到援引对方的责任第38页
   (四) 外交保护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第38-40页
 第二节 外交保护的法理依据第40-47页
  一、 国家主权原则第40-42页
  二、 主权平等原则第42-43页
  三、 不干涉内政原则第43-44页
  四、 人权原则第44-47页
 第三节 外交保护和与其相关的国际法概念第47-63页
  一、 外交保护与外国人待遇第47-51页
  二、 外交保护、领事协助与职能保护第51-63页
   (一) 外交保护与领事协助第51-55页
   (二) 外交保护与职能保护第55-63页
 第四节 外交保护制度的历史发展第63-67页
  一、 外交保护制度的出现第63-64页
  二、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期的外交保护制度第64-66页
  三、 20 世纪中后期的外交保护制度第66-67页
  四、 当代外交保护制度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二章 传统国际法中的外交保护制度第68-85页
 第一节 传统国际法中启动外交保护的三个前提条件第68-78页
  一、 国籍条件第68-72页
  二、 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第72-75页
  三、 用尽当地司法救济第75-78页
 第二节 传统外交保护的实施方式第78-84页
  一、 武力的外交保护第78-82页
  二、 非武力的外交保护第82-83页
  三、 传统外交保护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三章 当代国际法中的外交保护制度第85-122页
 第一节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对外交保护制度的编纂第85-89页
  一、 第一阶段(1995-2000)第85页
  二、 第二阶段(2001-2006)第85-86页
  三、 第三阶段(2006-至今)第86-89页
 第二节 当代外交保护制度的几个主要问题——《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视角第89-114页
  一、 关于当代外交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第89-91页
  二、 当代外交保护制度中的三个前提条件及其发展第91-99页
   (一) 有关国籍条件的规定及其发展第91-95页
   (二) 有关用尽当地司法救济原则的规定及其发展第95-98页
   (三) 有关国家不法行为的规则适用及其发展第98-99页
  三、 外交保护与国家责任制度的关系问题第99-100页
  四、 法人的外交保护问题第100-109页
   (一) 关于法人的国籍规定第101-103页
   (二) 法人外交保护与国际投资条约的特别规定第103-104页
   (三) 有关公司国籍国与公司股东国籍国两种外交保护之间关系的规定第104-108页
   (四) 法人外交保护与保护伞条款问题第108-109页
  五、 外交保护中的“干净的手”原则第109-111页
  六、 外交保护中的国家赔偿处理问题第111-114页
 第三节 当代外交保护制度的新发展评析第114-121页
  一、 关于国家外交保护权性质的评析第114-117页
   (一) 外交保护权主要是一项在程序法意义上的权利第115页
   (二) 外交保护主要属于国际法次级规则的内容第115-116页
   (三) 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专有权利第116-117页
   (四) 外交保护权是体现人权保护性质的权利第117页
  二、 有关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保护方式的规定评析第117-119页
  三、 当代外交保护制度新发展的的总体评价第119-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四章 外交保护制度与国际司法第122-142页
 第一节 联合国国际法院处理的典型案件第122-137页
  一、 安巴蒂洛斯案(希腊诉英国,1951 年)第122-124页
  二、 国际工商业投资公司案(瑞士诉美国,1957)第124-125页
  三、 诺特鲍姆案(列支敦士登诉危地马拉,1951)第125-129页
  四、 巴塞罗那电车公司案(比利时诉西班牙,1962 年)第129-132页
  五、 艾尔西公司案(美国诉意大利,1987)第132-133页
  六、 迪亚洛案(几内亚诉刚果(金),1998)第133-137页
 第二节 其它争端解决方式处理的典型外交保护案件第137-141页
  一、 平森求偿案(法国-墨西哥赔偿请求委员会仲裁法庭,1927)第137-138页
  二、 诺伊斯案(美巴求偿委员会,1933)第138-139页
  三、 梅盖求偿案(美—意调解委员会,1953)第139-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五章 各国国内法中与外交保护相关的制度第142-158页
 第一节 典型国家国内法中与外交保护相关的制度第142-149页
  一、 关于国内法中外交保护制度的规定及执行问题第142-143页
  二、 美国国内法中的相关规定第143-146页
  三、 英国国内法中的相关制度第146-147页
  四、 日本的相关国内立法和实践第147-148页
  五、 印度的相关立法及实践第148-149页
 第二节 外交保护诉讼问题的国内视角第149-157页
  一、 国内法中外交保护的可诉性问题第149-150页
  二、 有关国家司法判例中的外交保护与领事协助第150-153页
  三、 我国领事协助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第153-157页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第六章 外交保护制度与中国第158-175页
 第一节 中国外交保护的历史发展第158-165页
  一、 改革开放之前海外中国公民保护状况第158-162页
  二、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公民保护状况第162-165页
 第二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外交保护机制的建议第165-174页
  一、 中国政府对《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基本立场第165-169页
  二、 中国外交保护的实践操作—以保护利比亚中国企业为模拟案例第169-173页
  三、 加强中国外交保护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的外交保护模式第173-174页
 本章小结第174-175页
结论第175-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4页
附录第184-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竞争、合法性与国际规范的蜕变
下一篇: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双层博弈分析:200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