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板市场反向收购上市绩效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 ·反向收购上市概念分析 | 第13-14页 |
| ·IPO 上市绩效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反向收购上市绩效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我国反向收购上市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 ·我国反向收购上市概况 | 第24-27页 |
| ·我国反向收购上市发展现状 | 第24页 |
| ·我国反向收购上市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 ·我国反向收购上市的操作流程 | 第26-27页 |
| ·我国反向收购上市的动因分析 | 第27-32页 |
| ·反向收购上市的理论动因 | 第27-28页 |
| ·反向收购上市动因研究分析 | 第28-30页 |
| ·我国企业反向收购上市动因定性分析 | 第30-32页 |
| ·反向收购上市与 IPO 的对比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研究假设 | 第34-44页 |
| ·总体研究设计与研究样本 | 第34-35页 |
| ·总体研究设计 | 第34-35页 |
| ·研究样本 | 第35页 |
| ·生存分析研究设计 | 第35-37页 |
|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 ·变量度量 | 第36-37页 |
| ·样本选取 | 第37页 |
| ·市场表现分析研究设计 | 第37-41页 |
| ·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变量定义 | 第39-40页 |
| ·样本选取 | 第40-41页 |
| ·经营绩效分析研究设计 | 第41-43页 |
|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 ·变量定义 | 第42页 |
| ·分析步骤 | 第42-43页 |
| ·样本选取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4-55页 |
| ·生存分析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 ·生存时间分布 | 第44-45页 |
| ·Kaplan-Meier 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市场表现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 ·持有到期收益率的实证结果 | 第47页 |
| ·股票振幅的实证结果 | 第47-48页 |
| ·股票换手率的实证结果 | 第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经营绩效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综合得分函数的获取 | 第49-52页 |
| ·得分结果及比较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反向收购上市样本公司列表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