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辊镶块式板形仪信号处理及板形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板形检测技术及设备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板形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板形检测设备 | 第15-19页 |
·板形信号处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板形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板形信号传输 | 第20-21页 |
·板形信号处理 | 第21-22页 |
·板形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板形控制理论 | 第22-27页 |
·板形控制技术 | 第27-2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9-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第2章 整辊镶块式板形仪信号处理研究 | 第31-61页 |
·引言 | 第31页 |
·板形及其现行在线检测方法分析 | 第31-34页 |
·板形成因及其类型 | 第31-33页 |
·现行在线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整辊镶块式板形辊结构及检测原理 | 第34-42页 |
·板形辊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压磁传感器设计 | 第36-39页 |
·板形检测原理 | 第39-42页 |
·板形信号产生及提取原理 | 第42-47页 |
·板形信号产生原理 | 第42-45页 |
·基于锁相放大的板形信号提取原理 | 第45-47页 |
·高品质激磁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 第47-48页 |
·激磁信号的作用 | 第47页 |
·基于单片机的激磁信号产生方法 | 第47-48页 |
·板形信号处理系统架构模型研究 | 第48-50页 |
·传统系统架构模型的不足及其成因 | 第48-49页 |
·新型系统架构模型研究 | 第49-50页 |
·新型系统架构模型信号处理流程 | 第50页 |
·异常通道处理及信号补偿研究 | 第50-57页 |
·异常通道处理研究 | 第51-52页 |
·带钢包角补偿研究 | 第52-55页 |
·幅频特性补偿研究 | 第55-56页 |
·带钢边部覆盖补偿研究 | 第56-57页 |
·板形信号处理中的抗干扰方法研究 | 第57-59页 |
·板形信号的特点及其噪声环境分析 | 第57-58页 |
·板形信号处理中的抗干扰方法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3章 整辊镶块式板形仪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1-83页 |
·引言 | 第61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61-62页 |
·板形信号处理板卡设计与实现 | 第62-67页 |
·板形信号处理板卡逻辑结构设计 | 第62页 |
·板形信号处理板卡内部数据流程 | 第62-66页 |
·板形信号处理板卡的实现 | 第66-67页 |
·激磁电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7-69页 |
·激磁电源系统的作用 | 第67-68页 |
·激磁信号频率的确定 | 第68页 |
·激磁信号电路板及电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8-69页 |
·上下位机通讯协议设计 | 第69-70页 |
·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70-80页 |
·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 第70页 |
·系统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 第70-74页 |
·平滑滤波阶次及纵标范围设置 | 第74页 |
·异常通道处理 | 第74-75页 |
·板形仪标定系数设置 | 第75-76页 |
·板形信息的采集与显示 | 第76-78页 |
·实时数据存储及回放 | 第78页 |
·通道测试及板形模拟 | 第78-80页 |
·整辊镶块式板形仪系统组成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基于影响矩阵自学习的板形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 第83-103页 |
·引言 | 第83页 |
·板形控制影响矩阵法的一般化表述 | 第83-89页 |
·板形基本模式的选取 | 第83-86页 |
·影响函数及影响系数 | 第86页 |
·残余应力与板形特征参数 | 第86-87页 |
·板形调控机构调节量的计算 | 第87-89页 |
·基于影响矩阵自学习的板形闭环控制方法的提出 | 第89-91页 |
·板形控制影响矩阵法在线应用研究 | 第89-90页 |
·基于影响矩阵自学习的板形闭环控制思想 | 第90-91页 |
·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91-93页 |
·关键影响因素概念的提出 | 第91页 |
·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方法及目的 | 第91-93页 |
·影响矩阵先验值表的建立 | 第93-95页 |
·影响矩阵先验值获取方法 | 第93页 |
·影响矩阵先验值表的建立 | 第93-94页 |
·影响矩阵先验值表作用 | 第94-95页 |
·影响矩阵的在线计算方法 | 第95-98页 |
·影响矩阵的计算式 | 第95-96页 |
·影响权重因子的求解 | 第96-98页 |
·影响矩阵的自学习 | 第98-99页 |
·影响矩阵自学习模型的建立 | 第98-99页 |
·自学习速度因子的动态确定 | 第99页 |
·基于影响矩阵自学习的板形闭环控制方法工作流程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5章 工业应用及仿真研究 | 第103-127页 |
·引言 | 第103页 |
·1250 HC 冷轧机规模配置 | 第103-104页 |
·板形仪的动态标定 | 第104-109页 |
·标定设备组成及原理 | 第104-106页 |
·标定实验步骤 | 第106-108页 |
·实验数据处理及标定精度检验 | 第108-109页 |
·板形仪与 AFC 系统对接测试 | 第109-110页 |
·板形仪与 AFC 系统通讯测试 | 第109-110页 |
·动态模拟板形控制实验 | 第110页 |
·工业应用 | 第110-121页 |
·板形信号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验证 | 第112-113页 |
·板形检测精度验证 | 第113-115页 |
·板形闭环控制效果 | 第115-120页 |
·与国际同类性能指标对比 | 第120-121页 |
·基于影响矩阵自学习的板形闭环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 第121-125页 |
·仿真实验方案 | 第121-122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有关数据的获取 | 第122-123页 |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123-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结论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