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新疆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戈壁荒漠覆盖区化探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2-14页
 §1.2 覆盖区化探方法及斑岩铜矿化探指标第14-17页
     ·戈壁荒漠覆盖区特征第14页
     ·覆盖区化探方法第14-15页
     ·斑岩铜矿化探指标第15-17页
 §1.3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第17-19页
     ·研究思路第17-18页
     ·完成工作量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9-27页
 §2.1 区域地层第19-21页
     ·区域地层简表第19-21页
 §2.2 区域构造第21-23页
     ·区域构造发展简史第21-22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22-23页
 §2.3 岩浆岩与成矿第23-27页
     ·岩浆岩第23-24页
     ·成矿作用第24-27页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及综合剖面异常特征第27-50页
 §3.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27-42页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图第28-37页
     ·区域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第37-41页
     ·小结第41-42页
 §3.2 土屋-延东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剖面特征第42-50页
     ·剖面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第42-46页
     ·因子分析第46-48页
     ·剖面地球物理特征第48-50页
第四章 戈壁荒漠覆盖区化探方法试验第50-58页
 §4.1 岩屑测量第50-53页
     ·覆盖层分层特征第50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50-51页
     ·元素在不同层位的分布第51-53页
     ·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第53页
 §4.2 磁化率特征第53-56页
     ·样品测试第54页
     ·基岩磁化率特征第54-55页
     ·岩屑磁化率特征第55-56页
 §4.3 元素活动态测量试验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第58-61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图版Ⅰ 东天山戈壁荒漠覆盖区地貌景观图第66-67页
附表Ⅰ 样品测试方法及元素检测范围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勰与《文心雕龙》研究
下一篇:黄茶闷黄工序及适制品种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