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

乌托邦的历史考辨与现实价值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9页
第一章 乌托邦的历史考辨第9-20页
   ·乌托邦内涵的学理分析第9-14页
     ·对乌托邦内涵的现代性解读第9-13页
       ·西方学者对乌托邦内涵的一般界定第9-11页
       ·中国学者对乌托邦内涵的理解第11-13页
     ·乌托邦的内涵第13-14页
   ·乌托邦的沿革与演变第14-17页
     ·乌托邦:西方传统思想家的理想社会模式第14-15页
     ·大同世界:中国传统思想家的理想社会模式第15-17页
   ·乌托邦内容设计的基本特点第17-20页
     ·经济基础:公有制第17-18页
     ·政治制度:民主制第18页
     ·道德层面:和谐道德理念第18-19页
     ·价值诉求:完美的社会生活第19-20页
第二章 乌托邦的价值辨析第20-25页
   ·乌托邦的价值功用第20-22页
     ·乌托邦的价值导向功能第20页
     ·乌托邦的现实批判功能第20-21页
     ·乌托邦的精神激励功能第21-22页
   ·乌托邦的历史局限性第22-25页
     ·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第22页
     ·超完美的政治追求第22-23页
     ·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第23页
     ·整齐划一的人性设计第23-24页
     ·否定历史规律的主观臆想第24-25页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对乌托邦的扬弃第25-35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第25-26页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第26-28页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第28-35页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与贡献第28-31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贡献第31-35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第31-32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第32-35页
第四章 乌托邦对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第35-48页
   ·政治诉求:民主法治第35-37页
   ·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第37-40页
   ·道德和谐:诚信友爱第40-41页
   ·精神层面:充满活力第41-44页
   ·社会状态:安定有序第44-46页
   ·天人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NAC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忍冬藤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