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硅片的表面形貌及反射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能源现状与太阳能利用 | 第16-17页 |
·晶硅太阳能电池 | 第17-21页 |
·晶硅太阳能现状 | 第17-19页 |
·晶硅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 | 第20-21页 |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瓶颈 | 第21页 |
·硅片切割技术 | 第21-24页 |
·外圆切割 | 第21页 |
·内圆切割 | 第21-22页 |
·线锯切割 | 第22-23页 |
·电火花线切割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创新点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的机理探讨 | 第25-41页 |
·复合加工技术的介绍 | 第25-28页 |
·化学—机械复合加工 | 第25-26页 |
·切削复合加工 | 第26-27页 |
·磨削复合加工 | 第27页 |
·放电复合加工 | 第27-28页 |
·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的工作原理 | 第28-33页 |
·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电解加工的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硅的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硅的基本物理过程分析 | 第33-40页 |
·复合切割电场分析 | 第33-34页 |
·复合切割电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复合切割硅的温度场分析 | 第36-39页 |
·复合切割硅蚀除凹坑半径、深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硅片表面形貌分析 | 第41-55页 |
·硅的火花放电探索试验 | 第41-43页 |
·硅的电阻率特性 | 第41-42页 |
·不同电阻率硅的火花放电探索 | 第42-43页 |
·硅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试验 | 第43-46页 |
·试验条件 | 第43-44页 |
·切割试验 | 第44页 |
·切割效率 | 第44-45页 |
·切缝宽度 | 第45-46页 |
·复合切割硅片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加工方法对硅片表面的影响 | 第47页 |
·脉宽对硅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脉间对硅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8页 |
·进给速度对硅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复合切割硅片表面微观形貌及组织结构 | 第49-51页 |
·硅片表面微观形貌 | 第49-50页 |
·硅片组织结构变化 | 第50页 |
·硅片表面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复合切割硅片表面分形特性研究 | 第51-54页 |
·分形理论 | 第51-52页 |
·分形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分形计算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减反射原理及不同微结构减反射特性分析 | 第55-66页 |
·硅材料的光学特性 | 第55-58页 |
·光在硅片上的反射和折射 | 第55-57页 |
·光在硅材料上的吸收 | 第57-58页 |
·减反射技术 | 第58-59页 |
·陷光结构 | 第58页 |
·减反射技术 | 第58-59页 |
·不同微结构减反射特性分析 | 第59-65页 |
·倒金字塔绒面结构减反射理论分析 | 第59-61页 |
·凹坑绒面减反射理论分析 | 第61-62页 |
·薄膜绒面减反射理论分析 | 第62-64页 |
·不同微结构对光吸收的影响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电火花电解复合切割硅片制绒一体化探讨 | 第66-71页 |
·复合切割硅片表面反射率测试 | 第66-68页 |
·脉宽对硅片表面反射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占空比对硅片表面反射率的影响 | 第67页 |
·不同脉宽脉间复合切割硅片的反射率测试 | 第67-68页 |
·复合切割制绒一体化探讨 | 第68-70页 |
·抛光和线切割硅片反射率测试 | 第68页 |
·晶硅太阳能电池绒面反射率测试 | 第68-69页 |
·复合切割制绒一体化探讨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1-72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