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E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雀嘴茶半数致死量及病理学的初步研究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页 |
·试验研究 | 第13-16页 |
·材料 | 第13-14页 |
·供试品 | 第13-14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试剂、仪器 | 第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急性毒性LD_(50)的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供试品的提取 | 第14页 |
·预试: | 第14-15页 |
·正式实验: | 第15页 |
·正式试验的组数: | 第15页 |
·i值; | 第15页 |
·正式试验剂量设计 | 第15-16页 |
·病理学部分实验方法 | 第16页 |
·结果 | 第16-20页 |
·结论 | 第20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雀嘴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 第23-31页 |
·引言 | 第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供试品 | 第23页 |
·试剂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结构鉴定 | 第24-25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三章 雀嘴茶、何首乌等七种物质抗糖尿病活性的筛选 | 第31-48页 |
·引言 | 第31-34页 |
·实验研究 | 第34-36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试剂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普洱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 第48-60页 |
1.普洱茶的概念 | 第48页 |
2.普洱茶的化学成分 | 第48-49页 |
3.贮藏、加工过程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 第49-52页 |
·贮藏过程对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 第49页 |
·加工过程对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 第49-52页 |
·辐照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渥堆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 第50-52页 |
4.普洱茶的药理作用 | 第52-58页 |
·抗癌作用 | 第52页 |
·健齿护牙 | 第52-53页 |
·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 第53-56页 |
·降压作用 | 第53-54页 |
·心肌保护作用 | 第54页 |
·抗凝血、促纤溶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 第54-55页 |
·调节血脂作用 | 第55-56页 |
·抗糖尿病作用 | 第56-57页 |
·提高免疫力作用 | 第57-58页 |
·抗氧化及延年益寿作用 | 第58页 |
5.结束语 | 第58-6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已发表和接受发表文章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