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税收之债中的第三人代缴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一般原理第13-25页
 第一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基本内涵第13-20页
  一、税收之债的内涵第13-17页
  二、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内涵第17-18页
  三、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性质第18-20页
 第二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3页
  一、第三人代缴与扣缴义务人义务第20-21页
  二、第三人代缴与纳税担保第21-22页
  三、第三人代缴与第二次纳税义务第22-23页
  四、第三人代缴与连带纳税义务第23页
 第三节 构建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意义第23-25页
  一、能够完善我国税法理论体系第23-24页
  二、为国家税收的实现提供更好的保障第24-25页
  三、更好地保护税收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第25页
第二章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理论基础第25-30页
 第一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债法理论第25-29页
  一、私法中债的可转移性理论第25-26页
  二、税收之债与私法之债的共通第26-29页
  三、债的可转移性理论在税收之债中的借鉴第29页
 第二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经济学基础第29-30页
  一、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体现税收效率第29-30页
  二、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体现便利纳税人原则第30页
第三章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法律适用第30-36页
 第一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适用条件第30-33页
  一、第三人代缴制度中的主体条件第30-32页
  二、第三人代缴制度的客体条件第32页
  三、税收债务人的通知义务第32-33页
 第二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适用范围第33-36页
  一、法定的第三人代缴第33-35页
  二、约定的第三人代缴第35页
  三、其它情形第35-36页
第四章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法律效力第36-43页
 第一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之约定的效力争议第36-39页
  一、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约定无效论第36-37页
  二、对无效论的驳斥第37-39页
 第二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的法律关系效力解析第39-41页
  一、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法律关系主体间法律效力第39-40页
  二、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中的法律关系解析第40-41页
  三、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中的多缴、错缴第41页
 第三节 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中的第三人代位求偿权第41-43页
  一、第三人代位求偿权的内涵第41-42页
  二、第三人代位求偿权的范围第42页
  三、第三人代位求偿权的行权程序第42-43页
第五章 我国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构建第43-49页
 第一节 我国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立法构建第43-44页
  一、国外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立法实践第43页
  二、我国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立法构建第43-44页
 第二节 我国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的实施第44-49页
  一、我国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实施的困境第44-45页
  二、走出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实施的困境第45-47页
  三、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缴制度实施的配套措施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中债权人保护问题
下一篇:经营者集中控制之资产剥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