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诉制约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不起诉制约机制概述 | 第10-17页 |
·不起诉制约机制的含义和特点 | 第10-11页 |
·不起诉制约机制含义 | 第10页 |
·不起诉制约机制特点 | 第10-11页 |
·确立不起诉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是控制犯罪的需要 | 第12页 |
·是为了救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12-13页 |
·是增强国家司法公信力的需要 | 第13页 |
·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和实现司法公正 | 第13-14页 |
·不起诉制约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权力制衡论 | 第14-15页 |
·权利保障论 | 第15-16页 |
·诉讼民主论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外不起诉制约机制模式考察 | 第17-26页 |
·“法院审查式”制约模式 | 第17-22页 |
·德国强制起诉制度 | 第17-19页 |
·日本的准起诉制度 | 第19-22页 |
·“自诉式”制约模式 | 第22-23页 |
·奥地利“被害人担当公诉”制度 | 第22-23页 |
·民意审查式制约模式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 | 第26-27页 |
·不起诉的外部制约机制 | 第27-34页 |
·公诉转自诉制度 | 第27-30页 |
·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30-34页 |
第4章 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之完善 | 第34-40页 |
·加强预防机制,建立不起诉的听证制度 | 第34-36页 |
·不起诉听证的含义 | 第34-35页 |
·不起诉听证的范围 | 第35页 |
·设置不起诉听证制度的意义 | 第35-36页 |
·由“公诉转自诉”转到“法院审查式” | 第36-37页 |
·由人民监督员制度向民意审查制度迈进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