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3. 对伊金霍洛旗研究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1. 总体框架结构 | 第17页 |
2. 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一、伊金霍洛旗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实施现状 | 第20-29页 |
(一) 伊金霍洛旗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20-26页 |
1. 发展条件简介 | 第20-22页 |
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3. 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状况 | 第24-26页 |
(二) 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1. 生命周期理论决定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 | 第26-27页 |
2. 可持续发展观决定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 | 第27页 |
3. 转型发展的时期决定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 | 第27-28页 |
(三) 转型发展战略实施现状 | 第28-29页 |
1. 做大以旅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 | 第28-29页 |
2. 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 | 第29页 |
3. 转变农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式 | 第29页 |
二、伊金霍洛旗实施转型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9-40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1. 资源总量逐渐减少 | 第30-31页 |
2. 三次产业结构单一 | 第31页 |
3.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第31页 |
4.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第31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31-40页 |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2-35页 |
2. 城乡发展不平衡 | 第35-36页 |
3.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第36-39页 |
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第39-40页 |
三、伊金霍洛旗进一步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的思考 | 第40-58页 |
(一)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 第41-44页 |
1. 继续做优第一产业 | 第41-42页 |
2. 继续做大第二产业 | 第42-43页 |
3. 继续做强第三产业 | 第43-44页 |
(二) 树立协调发展战略理念 | 第44-46页 |
1. 立足学有优教,建立教育保障体系 | 第45页 |
2. 立足劳有丰酬,建立就业保障体系 | 第45页 |
3. 立足病有良医,建立医疗保障体系 | 第45-46页 |
4. 立足老有颐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第46页 |
5. 立足住有宜居,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 第46页 |
6. 立足乐有所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 | 第46页 |
(三) 进一步实施转型发展战略 | 第46-54页 |
1. 实施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战略 | 第47-51页 |
2. 实施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战略 | 第51-52页 |
3. 实施生态恶化地区向建设绿色大旗转变战略 | 第52-54页 |
(四) 建立健全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 | 第54-58页 |
1. 健全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 第54-55页 |
2. 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 第55页 |
3. 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