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丛枝菌根结构和功能 | 第11-13页 |
| ·菌根菌丝(hyphae) | 第11-12页 |
| ·丛枝(Arbuscule) | 第12页 |
| ·泡囊(Vesicle) | 第12-13页 |
| ·孢子和孢子果(Spore and sporocarp) | 第13页 |
| ·辅助细胞(Auxiliary cell) | 第13页 |
| ·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 第13-14页 |
| ·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 | 第14-16页 |
| ·有机质 | 第14页 |
| ·速效磷 | 第14-15页 |
| ·碱解氮 | 第15页 |
| ·土壤pH | 第15页 |
| ·土壤温度 | 第15页 |
| ·土壤湿度 | 第15-16页 |
| ·其他因素 | 第16页 |
| ·AM真菌分类 | 第16-18页 |
| ·分类系统 | 第16页 |
| ·AM真菌鉴定 | 第16-18页 |
|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页 |
| ·样品采集 | 第20页 |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0页 |
| ·AM定殖率测定 | 第20页 |
| ·对孢子的分离鉴定和电镜扫描 | 第20-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39页 |
| ·AM真菌的种质资源 | 第22-28页 |
| ·沙柳根际AM真菌种类 | 第22页 |
| ·已鉴定AM真菌的特征描述 | 第22-28页 |
| ·AM真菌定殖与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 | 第28-34页 |
| ·2006年10月沙柳根际AM真菌和土壤因子空间分布 | 第28-29页 |
| ·2007年5月沙柳根际AM真菌和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 | 第29-33页 |
| ·2007年7月沙柳根际AM真菌和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 | 第33页 |
| ·2007年10月沙柳根际AM真菌和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 | 第33-34页 |
| ·AM真菌定殖与土壤因子的时间分布 | 第34-36页 |
| ·不同月沙柳根际各土层AM真菌和土壤因子分布的比较 | 第34页 |
| ·相同月沙柳根际各土层AM真菌和土壤因子分布的比较 | 第34-36页 |
| ·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36-39页 |
| ·2006年10月沙柳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 ·2007年5月沙柳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37页 |
| ·2007年7月沙柳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37页 |
| ·2007年10月沙柳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37页 |
| ·四次总沙柳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第37-39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39-43页 |
| ·毛乌素沙地沙柳根际AM真菌资源 | 第39-40页 |
| ·沙柳根系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 第40页 |
| ·沙柳根际AM真菌分布和定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 第40页 |
| ·AM真菌和土壤因子在分布上差异显著 | 第40-41页 |
| ·沙柳根际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版图(光镜照片) | 第50-52页 |
| 版图(扫描电镜照片)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