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1.1.1 非牛顿流体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16页 |
1.1.2 非牛顿流体力学简介 | 第16-18页 |
1.1.3 液晶高分子简介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2.1 液晶高分子流变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9-23页 |
1.2.2 高聚物纺丝拉伸流变学研究的情况 | 第23-26页 |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液晶高分子基本方程及本构方程理论 | 第29-41页 |
2.1 基本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 第29-36页 |
2.1.1 基本方程 | 第29-31页 |
2.1.2 柱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 | 第31-32页 |
2.1.3 纺丝拉伸流动的基本方程 | 第32-33页 |
2.1.4 熔体丝条边界条件 | 第33-36页 |
2.2 本构方程理论 | 第36-40页 |
2.2.1 本构方程理论的历史和现状 | 第36-38页 |
2.2.2 本文的本构方程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共转Oldroyd B流体模型的本构方程 | 第41-46页 |
3.1 纺丝拉伸流动流变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3.1.1 共转Oldroyd B流体模型本构方程的提出 | 第41页 |
3.1.2 共转导数的推导 | 第41-43页 |
3.2 共转Oldroyd B流体模型在纺丝拉伸流动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无量纲化拉伸粘度 | 第46-70页 |
4.1 共转导数(?)_(ij)的分量形式 | 第46-48页 |
4.2 共转Oldroyd B流体模型的本构方程分量形式 | 第48-49页 |
4.3 无量纲化拉伸粘度的数值计算 | 第49-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纺丝测粘拉伸流动 | 第70-86页 |
5.1 纺丝拉伸流动的运动方程 | 第70-71页 |
5.2 纺丝拉伸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 第71-73页 |
5.3 纺丝拉伸速度与拉伸距离的关系 | 第73-85页 |
5.3.1 量纲简化方程 | 第73-77页 |
5.3.2 无量纲化简化方程 | 第77-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丝条半径与纺丝拉伸的关系 | 第86-91页 |
6.1 丝条半径与拉伸速度的关系 | 第86页 |
6.2 无量纲化丝条半径与无量纲化拉伸距离的关系 | 第86-9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七章 向矢的输运方程 | 第91-96页 |
7.1 输运方程的推导 | 第91-93页 |
7.2 向矢n的推导 | 第93-95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八章 纺丝拉伸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问题 | 第96-110页 |
8.1 计算机应用原理 | 第96-98页 |
8.2 两种软件的基本介绍 | 第98-100页 |
8.2.1 FORTRAN简介 | 第99页 |
8.2.2 MATLAB简介 | 第99页 |
8.2.3 程序设计 | 第99-100页 |
8.3 两种软件在纺丝拉伸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 第100-108页 |
8.3.1 应用于微分计算 | 第100-102页 |
8.3.2 FORTRAN的实际应用 | 第102-107页 |
8.3.3 MATLAB的实际应用 | 第107-108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九章 非牛顿流体纺丝拉伸流变学研究的应用 | 第110-120页 |
9.1 简介 | 第110-111页 |
9.1.1 非织造布的定义和用途 | 第110页 |
9.1.2 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 | 第110-111页 |
9.2 非牛顿流体纺丝拉伸流动的描述 | 第111-118页 |
9.3 非织造布的表面改性 | 第118-119页 |
9.4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结束语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附录 | 第13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31-134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