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 第1-17页 |
·结构振动噪声主动控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 | 第12-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结构振动声辐射主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与H_∞控制理论 | 第17-28页 |
·标准控制框架与H_∞控制理论 | 第17-22页 |
·结构振动声辐射主动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控制通道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构振动声辐射系统鲁棒H_∞控制器设计研究 | 第28-49页 |
·结构振动声辐射系统标称H_∞控制器设计研究 | 第28-34页 |
·基于传递函数摄动模型的结构振动声辐射系统鲁棒H_∞控制器设计研究 | 第34-41页 |
·基于状态空间摄动模型的结构振动声辐射系统鲁棒H_∞控制器设计研究 | 第4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结构振动声辐射系统鲁棒H_∞控制实验研究 | 第49-62页 |
·实验模型 | 第49-53页 |
·结构单频振动声辐射的鲁棒H_∞反馈控制实验 | 第53-56页 |
·结构宽带振动声辐射的鲁棒H_∞反馈控制实验 | 第56-58页 |
·ASAC 系统实现中的几个问题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在振动结构上设置传感器的振动声辐射系统H_∞控制器设计研究 | 第62-74页 |
·H_∞控制器设计 | 第62-65页 |
·主动结构单频振动声辐射控制实验 | 第65-70页 |
·主动结构宽带振动声辐射控制实验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控制器硬、软件平台简介 | 第74-80页 |
·控制器硬件平台--TMS320C30 DSP 芯片简介 | 第74-78页 |
·实时控制软件设计 | 第78-80页 |
第七章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总结 | 第80-83页 |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80-8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结构振动声辐射鲁棒 H_∞控制实验程序 | 第84-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