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稀穴密株种植方式及其补灌水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1. 前言 | 第5-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5-8页 |
1.2 农业节水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8-13页 |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2. 稀穴密株种植方式的研究 | 第15-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5页 |
2.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第15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2.1.4 田间管理 | 第16页 |
2.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5页 |
2.2.1 不同处理群体株高发展动态 | 第17-19页 |
2.2.2 不同处理群体可见叶发展动态 | 第19-20页 |
2.2.3 群体的透光率 | 第20-21页 |
2.2.4 群体通风情况 | 第21-22页 |
2.2.5 不同处理的产量与水分利用率分析 | 第22-24页 |
2.2.6 不同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3. 地下滴灌条件下滴灌水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研究 | 第25-3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3.1.1 材料 | 第26页 |
3.1.2 观测与记录 | 第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3.2.1 地下滴灌条件下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 | 第26-28页 |
3.2.2 湿润峰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 第28-3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4.1 稀穴密株种植方式 | 第30页 |
4.2 地下滴灌水在土壤中的水分运移 | 第30页 |
4.3 本试验中尚待讨论的问题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