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光伏发电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8-11页
     ·国外发展概况第8-10页
     ·国内发展概况第10-11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第11-14页
第2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基本原理第14-28页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及特性第14-20页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4-15页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第15-20页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式第20-22页
   ·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2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类第22-24页
   ·光伏电站的结构和特点第24-28页
     ·光伏电站的结构和分类第24-25页
     ·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特点第25-28页
第3章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中的关键技术第28-50页
   ·逆变器控制策略第28-38页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第28-29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功能第29-30页
     ·逆变器控制策略介绍第30-34页
     ·控制策略仿真第34-38页
   ·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第38-41页
     ·最大功率点跟踪简介第38-39页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仿真第39-41页
   ·孤岛检测技术第41-50页
     ·孤岛检测技术简介第41-43页
     ·孤岛检测技术仿真第43-50页
第4章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方式第50-54页
   ·并网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的方式第50-51页
     ·“上网电价”方式第50页
     ·“净电表计量”方式第50-51页
     ·“净电表计量”三相电接线方式第51页
   ·并网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标准第51-54页
第5章 对电网的影响及发电侧采取的措施第54-55页
   ·光伏电站入网对电网的影响第54页
   ·发电侧采取的措施第54-5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总结第55-56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选线方法研究及仿真
下一篇: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输电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