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核电站汽轮机组发电能力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符号与标记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背景概述 | 第11页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工程需求和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核电汽轮机组特点 | 第15-21页 |
·系统与设备特点 | 第16-17页 |
·参数与运行特点 | 第17-18页 |
·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汽轮机主要参数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核电汽轮机热效模型 | 第21-26页 |
·核电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简化 | 第21-23页 |
·核电汽轮机热力平衡模型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核电机组发电能力分析 | 第26-39页 |
·核电汽轮机组发电能力评价原则 | 第26-27页 |
·发电能力统计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发电能力统计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汽轮机组出力能力故障智慧树 | 第32-33页 |
·机组出力能力损失分析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核电机组发电能力计算 | 第39-45页 |
·二回路系统效率计算模型 | 第39-42页 |
·计算实例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核电机组发电能力改进分析 | 第45-57页 |
·基准热功率测量系统的改进 | 第45-49页 |
·常规岛阀门内漏检查 | 第49-52页 |
·凝汽器性能维护 | 第52-54页 |
·已实施改进效果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提高机组出力能力的长期规划 | 第57-64页 |
·岭澳机组高压缸通流问题 | 第57-59页 |
·低压缸入口温度高问题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附表(附录1)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