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8页 |
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研究进展 | 第18-32页 |
·小麦储藏蛋白的组成及分类 | 第19-20页 |
·HMW-GS编码基因的定位和序列特征 | 第20-24页 |
·HMW-GS空间结构 | 第24-25页 |
·HMW-GS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 第25-28页 |
·以PCR标记为代表的新的HMW-GS亚基鉴别技术现状 | 第28-29页 |
·小麦近缘属种HMW-GS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HMW-GS在小麦品质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2 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2-37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32-33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第33-34页 |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手段 | 第34-37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34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34-35页 |
·生化标记 | 第35-36页 |
·分子标记 | 第36-37页 |
3 立题依据 | 第37-38页 |
第二章 一粒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研究 | 第38-51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供试材料 | 第39-42页 |
·方法 | 第42-44页 |
·SDS-PAGE检测 | 第42-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一粒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 第44-47页 |
·一粒系不同种间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 | 第47页 |
·一粒系不同种间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三章 二粒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51-69页 |
前言 | 第51-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页 |
·供试材料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二粒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 第57-62页 |
·二粒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 | 第62页 |
·二粒系小麦不同种间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62-64页 |
3 讨论 | 第64-69页 |
第四章 提莫菲维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69-79页 |
前言 | 第69-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供试材料 | 第70-72页 |
·方法 | 第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提莫菲维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 第72-75页 |
·提莫菲维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 | 第75页 |
3 讨论 | 第75-79页 |
第五章 普通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79-94页 |
前言 | 第79-8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3页 |
·供试材料 | 第83页 |
·方法 | 第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88页 |
·普通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 第83-87页 |
·普通系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 | 第87页 |
·普通系小麦不同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87-88页 |
3 讨论 | 第88-94页 |
第六章 小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比较研究 | 第94-107页 |
前言 | 第94-9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6页 |
·供试材料 | 第96页 |
·方法 | 第9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3页 |
·小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分析 | 第96-98页 |
·Glu-A1位点 | 第97-98页 |
·Glu-B1位点 | 第98页 |
·Glu-D1位点 | 第98页 |
·小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98-103页 |
·小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3页 |
3 讨论 | 第103-107页 |
结语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