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序 | 第8-12页 |
| 1 引言 | 第12-16页 |
| ·电力电子及软开关技术的发展 | 第12-15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2 全桥软开关电路的比较与选择 | 第16-21页 |
| ·全桥移相软开关技术 | 第16-19页 |
| ·使用副边能量缓冲回路的几种全桥移相软开关拓扑比较 | 第19-21页 |
| 3 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 第21-27页 |
| ·软开关工作过程分析 | 第21-25页 |
| ·软开关实现条件分析 | 第25-27页 |
| 4 充电机主电路设计 | 第27-35页 |
| ·主变压器设计 | 第28-30页 |
| ·高频电感设计 | 第30页 |
| ·输入滤波电容设计 | 第30-31页 |
| ·输出滤波电容设计 | 第31页 |
| ·IGBT的选择 | 第31页 |
| ·副边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 第31-32页 |
| ·超前桥臂开关管并联电容计算 | 第32页 |
| ·副边箱位电容的选取 | 第32-33页 |
| ·隔直电容的选取 | 第33页 |
| ·吸收回路设计 | 第33-35页 |
| 5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第35-56页 |
| ·以Freescale MC9S12D64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 | 第35-37页 |
| ·MC9S12D64型16位单片机简介 | 第35-36页 |
| ·晶振电路设计 | 第36页 |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 ·扩展EEPROM设计 | 第37页 |
| ·检测电路设计 | 第37-40页 |
| ·输入输出电压检测 | 第37-39页 |
| ·输出电流检测回路 | 第39-40页 |
| ·脉冲发生电路设计 | 第40-43页 |
| ·移相脉冲生成方法 | 第40-41页 |
| ·UCC3895的应用特性和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 ·调节器设计 | 第43-49页 |
| ·模拟PI | 第44-45页 |
| ·充电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45-48页 |
| ·调节器框图 | 第48-49页 |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9-51页 |
| ·保护电路设计 | 第51-56页 |
| ·充电机故障源分析 | 第52-53页 |
| ·故障信号产生和调理电路 | 第53-54页 |
| ·XC9536CPLD | 第54-56页 |
| 6 充电机控制软件设计 | 第56-66页 |
| ·主程序的设计 | 第56-58页 |
| ·重要子程序的程序框图 | 第58-62页 |
| ·采样和时间计算子程序框图 | 第58-59页 |
| ·按键响应子程序 | 第59-60页 |
| ·控制输出子程序 | 第60-61页 |
| ·故障检测子程序 | 第61-62页 |
| ·充电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62-66页 |
| ·按键操作模式设计 | 第62页 |
| ·充电机界面的设计 | 第62-66页 |
| 7 充电机结构设计 | 第66-72页 |
| ·散热片的设计 | 第66-67页 |
| ·充电机结构的可视化设计 | 第67-72页 |
| 8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2-79页 |
| ·实验概况 | 第72页 |
| ·实验波形分析 | 第72-76页 |
| ·实验的补充工作 | 第76-79页 |
| 9 结论 | 第79-80页 |
| ·小结 | 第79页 |
| ·今后的工作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作者简历 | 第82-8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