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明代针灸医案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前言第11-13页
正文第13-63页
 1 明代针灸医案的保存第13-18页
   ·针灸医案的记载格式第13-15页
     ·韩氏“六法兼施”第13-14页
     ·吴崑“七书一引”第14页
     ·臻于至善,详尽于《寓意草》第14页
     ·完整、简明、扼要、实用第14-15页
   ·针灸医案的记叙方式第15-18页
     ·顺叙写法,前后贯通第15页
     ·倒叙为文,堪称诣高第15-16页
     ·夹叙夹议,丝丝入扣第16页
     ·先案后议,推衍己意第16-17页
     ·方论附案,启人心智第17页
     ·去繁就简,画龙点睛第17页
     ·先误后正,惕砺后人第17-18页
 2 丰富了针灸医案所涉及的病证、病种第18-33页
   ·内科杂病,经验不同,各呈心得第19-22页
   ·外科昌盛,病种丰富,内外同治第22-25页
   ·妇产带下,碎金片玉,委实可贵第25-27页
   ·儿科医案,凤毛麟角,弥足珍贵第27-29页
   ·五官七窍,新义频出,治法精湛第29-32页
   ·失治误治,求真求是,勉励后学第32-33页
 3 深入细致发展了针灸理论,丰富了治疗方法第33-46页
   ·针灸药并用,善用“九针”,强调针刺法第34-38页
     ·针灸药并用,完善中医学术结构第34页
     ·善用“九针”,针具丰富第34-36页
     ·强调针刺法,重视疗效第36-38页
   ·重用灸法,灸药结合,灸材丰富第38-43页
     ·重用灸法,灸药结合第38-40页
     ·灸法多样,灸材丰富第40-43页
   ·沿用砭法,继承传统,发挥创新第43-46页
 4 明代著名针灸医家的典型医案分析第46-59页
   ·杨继洲——针灸药并用论和手法补泻论及人神禁忌论第46-53页
     ·针灸药并用,取穴精少第47-51页
     ·手法补泻论第51-53页
     ·人神禁忌论第53页
   ·凌云——详辨证,治效如神第53-54页
   ·高武——博采众长,效法东垣,尤重脾胃第54-55页
   ·汪机——砭灸法与针法有泻无补论第55-56页
     ·砭灸法第55页
     ·针法有泻无补论第55-56页
   ·薛立斋——托里八法和外科灸法第56-57页
     ·托里八法第56-57页
     ·外科灸法第57页
   ·陈实功——“开户逐邪”,“使毒外出为第一”论第57-59页
 5 明代针灸医案的整体特点与存在的不足第59-63页
   ·整体特点第59-60页
     ·针灸医案数量最多第59页
     ·内外妇儿五官皆涉及,以外科医案居多第59-60页
     ·重用灸法,灸治外科第60页
   ·存在的不足第60-63页
     ·重复的医案较多,单纯针方的医案较少第60-61页
     ·针具作为外科手术用具的偏向性较强第61页
     ·记述玄隐,理论与实践反差大第61-63页
结论第63-67页
 1 明代针灸医案的保存第63页
 2 丰富了针灸医案所涉的病证、病种第63-64页
 3 深入细致发展了针灸理论,丰富了治疗方法第64页
 4 明代著名针灸医家的典型医案分析第64-65页
 5 明代针灸医案的整体特点与存在的不足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参考书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架构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