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氟吸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0页 |
| ·茶叶中氟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茶叶中氟的来源 | 第13-15页 |
| ·土壤环境 | 第13-14页 |
| ·大气环境 | 第14-15页 |
| ·水环境 | 第15页 |
| ·影响茶叶中氟含量的因素 | 第15-17页 |
| ·不同茶类 | 第15-16页 |
| ·茶树品种 | 第16页 |
| ·茶树不同部位 | 第16-17页 |
| ·不同的生育期 | 第17页 |
| ·氟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氟的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茶苗 | 第20页 |
| ·番茄苗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 ·茶苗与番茄苗吸收氟的对比实验 | 第20-21页 |
| ·温度对茶树氟吸收的影响 | 第21页 |
| ·蒸腾作用对茶树氟吸收的影响 | 第21页 |
| ·pH 对茶树吸收氟的影响 | 第21-22页 |
| ·代谢抑制剂对茶树吸收氟的影响 | 第22页 |
| ·茶树氟吸收动力学研究 | 第22页 |
| ·化学试剂 | 第22页 |
| ·氟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 ·仪器组成 | 第23页 |
| ·离子色谱分析工作条件 | 第23页 |
| ·不同方法的比较 | 第23-24页 |
| ·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作图法 | 第24-25页 |
| ·Hofstee 法(H 法) | 第25页 |
| ·双倒数法(LB 法) | 第25页 |
| ·Sigma Plot 法 | 第25页 |
| ·吸收速率的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 ·总吸收速率的计算方法 | 第25页 |
| ·随蒸腾作用氟的吸收速率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净吸收速率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 ·茶苗与番茄苗吸收氟的对比 | 第27页 |
| ·温度对茶树吸收氟的影响 | 第27-29页 |
| ·蒸腾作用对茶树吸收氟的影响 | 第29-30页 |
| ·PH 对茶树吸收氟的影响 | 第30-32页 |
| ·抑制剂对茶树吸收氟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茶树氟吸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 第33-39页 |
| ·常规耗竭法测定茶树氟吸收动力学参数 | 第33-36页 |
| ·改进耗竭法测定茶树氟吸收动力学参数 | 第36-39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2页 |
| ·茶树对氟的吸收特异性 | 第39页 |
| ·影响茶树氟吸收的多种因子的研究 | 第39-40页 |
| ·茶树氟吸收动力学研究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作者简历 | 第48-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