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原则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研究的原则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对外贸易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 | 第17页 |
·“资源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等) | 第17-18页 |
·“技术差距说”(波斯纳、弗农) | 第18页 |
·“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 | 第18-19页 |
·全球化理论 | 第19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9-21页 |
·区位优势 | 第20页 |
·产业集群 | 第20-21页 |
第3章 唐山市陶瓷出口贸易发展的条件分析 | 第21-29页 |
·有利条件 | 第21-26页 |
·内部条件 | 第21-25页 |
·外部条件 | 第25-26页 |
·不利条件 | 第26-29页 |
·唐山陶瓷出口在中国入世后面对的挑战 | 第26页 |
·出口陶瓷产品的质量与特色缺乏竞争力 | 第26-27页 |
·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4章 唐山市陶瓷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 | 第29-34页 |
·唐山市各类陶瓷出口金额分析 | 第29-30页 |
·唐山市各类陶瓷出口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中高档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 | 第30-31页 |
·自主创新产品少,仿冒产品多 | 第31页 |
·陶瓷出口种类不合理 | 第31-32页 |
·唐山市陶瓷出口面对的国际市场分析 | 第32-33页 |
·国际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 第32页 |
·主要陶瓷出口流向国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唐山市陶瓷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第5章 唐山市陶瓷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4页 |
·原有资源优势逐渐缩小 | 第34-35页 |
·原材料成本上升 | 第34页 |
·高耗能带来的能源危机 | 第34-35页 |
·市场应变能力差 | 第35-36页 |
·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变化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 第35-36页 |
·不能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 第36页 |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 第36-37页 |
·出口陶瓷产品产品档次偏低,生产结构性过剩 | 第36页 |
·出口陶瓷产品种类需要调整 | 第36-37页 |
·出口方式需要转变 | 第37页 |
·出口产品品质有待提高 | 第37-39页 |
·出口产品存在质次价低现象 | 第38页 |
·产品研发能力不强 | 第38-39页 |
·长远的国际市场开发战略有待建立 | 第39-41页 |
·企业缺乏创牌意识 | 第39-40页 |
·营销方式落后 | 第40-41页 |
·经营理念较为陈旧 | 第41页 |
·产业集群化发展较缓慢 | 第41-44页 |
·陶瓷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缓慢 | 第42-43页 |
·行业管理有待完善 | 第43-44页 |
第6章 促进唐山市陶瓷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针对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 | 第44-46页 |
·了解市场信息,掌握最新行业动态 | 第44-45页 |
·贸易方式转变 | 第45页 |
·清洁生产 | 第45-46页 |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 第46页 |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 第46-47页 |
·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 第46页 |
·优化出口产品品种 | 第46-47页 |
·提高出口产品品质 | 第47页 |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 第47页 |
·尽快实现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生产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 | 第47页 |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 第47-48页 |
·树立陶瓷企业品牌战略 | 第48页 |
·建立现代营销网络 | 第48页 |
·充分发挥唐山市的陶瓷产业集群效应 | 第48-50页 |
·优化发展环境 | 第49页 |
·充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优势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