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 爱玉子花序的形态特征 | 第14-15页 |
2 爱玉子传粉小蜂的形态特征 | 第15-16页 |
3 爱玉子花序的发育周期 | 第16-18页 |
4 爱玉子与传粉小蜂的协同生活周期 | 第18-19页 |
5 爱玉子的研究简史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爱玉子的营养成分研究 | 第20-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爱玉子瘦果的主要营养成分 | 第20-21页 |
·爱玉子瘦果中粗蛋白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 第21-22页 |
·爱玉子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 | 第22页 |
·爱玉子瘦果中矿质元素种类及含量 | 第22-23页 |
·爱玉子瘦果中维生素含量 | 第23页 |
·爱玉子不同品系瘦果的果胶含量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爱玉子瘦果果胶酯酶的抽提条件及活性测定研究 | 第25-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抽提温度与爱玉子果胶酯酶活性的关系 | 第27页 |
·抽提时间与爱玉子果胶酯酶活性的关系 | 第27页 |
·抽提液中NaCl的浓度与爱玉子果胶酯酶活性关系 | 第27-28页 |
·果胶酯酶活性与酶液保存时间相关性的研究 | 第28页 |
·作用液中NaCl的浓度与爱玉子果胶酯酶活性的关系 | 第28页 |
·爱玉子果胶酯酶作用最适合pH的研究 | 第28-29页 |
·爱玉子果胶酯酶热稳定性研究 | 第29页 |
·不同品系爱玉子瘦果果胶酯酶活性的比较 | 第29-30页 |
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爱玉子变异花的研究 | 第31-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雌花序中的变异花类型与形态特征 | 第31-35页 |
·雄花序中的变异花类型与形态特征 | 第35-38页 |
·爱玉子变异花的产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爱玉子不同品系传粉生态学的比较研究 | 第40-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9页 |
·爱玉子花序各部分数量及其结实率和成虫瘿率 | 第40-41页 |
·爱玉子B、D期花序数量变化及持续时间比较 | 第41-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爱玉子品系的经济性状模糊综合评判 | 第51-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各级评判结果 | 第57页 |
·评判等级划分 | 第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爱玉子性别与品系的分子鉴别研究 | 第59-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爱玉子总DNA的提取及质量分析 | 第61-62页 |
·爱玉子雌雄性别鉴别标记 | 第62-63页 |
·爱玉子优良品系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 第63-68页 |
3 讨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1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