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2 从《姽婳词》忠义解读透析曹雪芹的游离思想 | 第10-19页 |
·"忠义"探源:剥离"忠义"示"真" | 第10-14页 |
·"报恩恒王"的侠义解读:对"忠义"的游离 | 第14-16页 |
·游离的内指:真 | 第16-19页 |
3 从侠者的理想叙述看曹雪芹的侠客梦 | 第19-35页 |
·醉金刚倪二之侠行与曹雪芹的侠客梦 | 第19-26页 |
·世态炎凉:石头叙述之"冷" | 第20-23页 |
·冷中之热:倪二仗义之举 | 第23-25页 |
·"侠客梦"之一:侠客许人 | 第25-26页 |
·冷二郎柳湘莲的侠者风范与曹雪芹的侠客梦 | 第26-35页 |
·任侠使气 | 第27-31页 |
·快意恩仇与仗义疏财 | 第31-32页 |
·"侠客梦"之二:侠客自许 | 第32-35页 |
4 从贾宝玉名士风度看曹雪芹的悲剧识 | 第35-42页 |
·本"无":石头无情的意味 | 第35-37页 |
·补情:宝玉至情的哲学意义 | 第37-39页 |
·情出自然:至情的道家视野解读 | 第39-40页 |
·大观园殇:大悲剧意味 | 第40-42页 |
5 结语:存在之诗意 | 第42-45页 |
注释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