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现有法律制度的考察 | 第9-21页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风险隔离机制的考察 | 第9-17页 |
一 资产的选择 | 第9-10页 |
二 资产的转让 | 第10-13页 |
三 破产隔离 | 第13-15页 |
四 信用增级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公司法律制度考察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信托法律制度考察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境外立法比较与借鉴 | 第21-31页 |
第一节 公司型SPV境外立法比较与借鉴 | 第21-25页 |
一 公司型SPV的设立 | 第21-22页 |
二 公司型SPV的组织机构 | 第22-23页 |
三 公司型SPV的经营范围 | 第23-24页 |
四 公司型SPV的证券发行 | 第24-25页 |
五 公司型的SPV的监控 | 第25页 |
第二节 信托型SPV境外立法比较与借鉴 | 第25-31页 |
一 美国信托型SPV的构造 | 第25-26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信托型SPV的构造 | 第26-31页 |
第三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型SPV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第31-33页 |
一 公司型SPV的类型 | 第31页 |
二 公司型SPV的设立 | 第31-32页 |
三 公司型SPV的经营范围 | 第32页 |
四 公司型SPV发行证券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信托型SPV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第33-37页 |
一 我国创设的信托型SPV的法律条件 | 第33-34页 |
二 我国构造信托型SPV的资产转移认定标准 | 第34-35页 |
三 我国信托型SPV构造中的税收问题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