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土壤肥力指标 | 第10-12页 |
| ·物理指标 | 第10-11页 |
| ·化学指标 | 第11-12页 |
| ·微生物指标 | 第12页 |
| ·人工林的研究概括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杂种落叶松方面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第19-20页 |
| ·位置与范围 | 第19页 |
| ·气候特点 | 第19页 |
| ·土壤状况 | 第19页 |
| ·植被特征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 ·样地的选择与调查 | 第20页 |
| ·凋落物的采集 | 第20页 |
| ·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1页 |
| ·微生物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3 凋落物的变化特征 | 第23-26页 |
| ·年凋落量 | 第23-24页 |
| ·凋落物现存量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4 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 | 第26-30页 |
| ·土壤容重变化 | 第26页 |
| ·土壤孔隙度变化 | 第26-28页 |
| ·土壤的水分状况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5 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 第30-48页 |
| ·土壤有机质变化 | 第30-33页 |
| ·土壤有机质季节动态 | 第30-32页 |
| ·各林型土壤有机质比较 | 第32-33页 |
| ·土壤全氮变化 | 第33-36页 |
| ·土壤全氮季节动态 | 第33-36页 |
| ·各林型土壤全氮比较 | 第36页 |
| ·土壤水解氮变化 | 第36-40页 |
| ·土壤水解氮季节动态 | 第36-39页 |
| ·各林型土壤水解氮比较 | 第39-40页 |
| ·土壤全磷变化 | 第40-43页 |
| ·土壤全磷季节动态 | 第40-43页 |
| ·各林型土壤全磷比较 | 第43页 |
| ·土壤有效磷变化 | 第43-46页 |
| ·土壤有效磷季节动态 | 第43-46页 |
| ·各林型土壤有效磷比较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6 土壤微生物变化 | 第48-55页 |
| ·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 | 第48-51页 |
| ·土壤细菌季节动态 | 第48-49页 |
| ·土壤真菌季节动态 | 第49-50页 |
| ·土壤放线菌季节动态 | 第50-51页 |
| ·各林型土壤微生物比较 | 第51-54页 |
| ·各林型土壤细菌数量比较 | 第52-53页 |
| ·各林型土壤真菌数量比较 | 第53页 |
| ·各林型土壤放线菌数量比较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7 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林主要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