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24页 |
·枯草芽孢杆菌 | 第10-14页 |
·芽孢杆菌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应用 | 第11-13页 |
·枯草芽孢杆菌224 的主要应用 | 第13-14页 |
·溶血素 | 第14-17页 |
·溶血素的概况 | 第14页 |
·溶血素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15-17页 |
·基因打靶技术 | 第17-22页 |
·基因打靶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基因打靶操作程序 | 第19-20页 |
·影响打靶效率的因素 | 第20-21页 |
·微生物基因敲除技术 | 第21-2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 | 第24-27页 |
·实验菌种 | 第24页 |
·载体 | 第24页 |
·酶与生化试剂 | 第24页 |
·引物 | 第24-26页 |
·基因鉴定引物 | 第25页 |
·同源臂克隆引物 | 第25页 |
·重组鉴定引物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6-27页 |
3 方法 | 第27-39页 |
·YPLQ 基因敲除研究及其对溶血性影响 | 第27-35页 |
·yplQ 基因的克隆 | 第27-29页 |
·同源前臂yplQ-front 的克隆 | 第29-31页 |
·同源后臂yplQ-back 的克隆 | 第31-32页 |
·yplQ 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32-34页 |
·枯草芽孢杆菌224 感受态的制备 | 第34页 |
·电转化 | 第34-35页 |
·yplQ 基因缺失菌株的筛选及PCR 检测 | 第35页 |
·yplQ 基因缺失菌株的核苷酸验证 | 第35页 |
·yplQ 基因缺失菌株的溶血性检测 | 第35页 |
·YTJAΑ基因敲除研究及其对溶血性影响 | 第35-39页 |
·ytjAα基因的克隆 | 第35-36页 |
·同源前臂ytjAα-front 的克隆 | 第36页 |
·同源后臂ytjAα-back 的克隆 | 第36页 |
·ytjAα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36-38页 |
·枯草芽孢杆菌224 感受态的制备 | 第38页 |
·电转化 | 第38页 |
·ytjAα基因缺失菌株的筛选及PCR 检测 | 第38页 |
·ytjAα基因缺失菌株的核苷酸验证 | 第38页 |
·ytjAα基因缺失菌株的溶血性检测 | 第38-39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9-55页 |
·YPLQ 基因敲除研究及其对溶血性影响 | 第39-46页 |
·yplQ 基因的克隆 | 第39-40页 |
·同源前臂yplQ-front 的克隆 | 第40页 |
·同源后臂yplQ-back 的克隆 | 第40-42页 |
·yplQ 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42-44页 |
·yplQ 基因缺失菌株的筛选及PCR 检测 | 第44页 |
·yplQ 基因缺失菌株的核苷酸验证 | 第44-46页 |
·yplQ 基因缺失菌株的溶血性检测 | 第46页 |
·YTJAΑ基因敲除研究及其对溶血性影响 | 第46-55页 |
·ytjAα基因的克隆 | 第46-48页 |
·同源前臂ytjAα-front 的克隆 | 第48页 |
·同源后臂ytjAα-back 的克隆 | 第48页 |
·ytjAα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48-50页 |
·ytjAα基因缺失菌株的筛选及PCR 检测 | 第50-53页 |
·ytjAα基因缺失菌株的核苷酸验证 | 第53-54页 |
·ytjAα基因缺失菌株的溶血性检测 | 第54-55页 |
5. 讨论 | 第55-61页 |
·YPLQ 和YTJAΑ基因的确定 | 第55页 |
·打靶载体骨架质粒的选择 | 第55-56页 |
·靶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 | 第56-57页 |
·外源DNA 导入宿主细胞 | 第57-58页 |
·外源DNA 导入宿主细胞途径 | 第57页 |
·外源DNA 导入宿主细胞条件 | 第57-58页 |
·同源重组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58-59页 |
·同源重组效率 | 第59页 |
·YPLQ 和YTJAΑ基因对BS224 溶血性影响 | 第59-61页 |
6.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