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9页 |
一、人格刑法概述 | 第9-27页 |
(一) 人格刑法提出的背景 | 第9-12页 |
1、人格刑法提出的现实背景 | 第9-11页 |
2、人格刑法提出的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二) 人格刑法的具体的内容 | 第12-21页 |
1、犯罪人 | 第12-15页 |
2、二元定罪模式 | 第15-21页 |
(三) 人格刑法对以往刑法理论的超越 | 第21-27页 |
1、对于行为刑法的超越 | 第21-23页 |
2、对于行为人刑法的超越 | 第23-25页 |
3、人格刑法对于旧人格刑法的超越 | 第25-27页 |
二、人格刑法的价值分析 | 第27-46页 |
(一) 人格刑法对人的关注 | 第27-31页 |
1、人格刑法对犯罪人的人权保障 | 第27-30页 |
2、人格刑法对于非犯罪人的最大贡献——出罪 | 第30-31页 |
(二) 人格刑法的正义价值 | 第31-39页 |
1、人格刑法所强调的正义 | 第31-34页 |
2、人格刑法之于正义的统一价值 | 第34-39页 |
(三) 人格刑法的平等价值 | 第39-46页 |
1、人格刑法所强调的平等 | 第40-43页 |
2、人格刑法之于平等的统一价值——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 | 第43-46页 |
三、人格刑法的实践分析 | 第46-59页 |
(一) 人格刑法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意义 | 第46-54页 |
1、刑罚个别化理论 | 第46-47页 |
2、人格刑法下的死刑的存与废的问题 | 第47-49页 |
3、人格刑法下的非监禁刑——社区矫正问题 | 第49-54页 |
(二) 人格刑法指导下的司法实践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54-59页 |
1、人格鉴定的问题 | 第54-57页 |
2、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