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行政公产致害的国家赔偿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行政公产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第10-20页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第10-12页
  (一) 公产第10-11页
  (二) 公物第11-12页
  (三) 公共营造物第12页
  (四) 公有公共设施第12页
 二、本文中行政公产的概念界定第12-15页
 三、行政公产的分类和范围第15-20页
  (一) 公共公产第16-17页
  (二) 公务公产第17-18页
  (三) 公有公共设施公产第18-19页
  (四) 新型公产第19-20页
第二部分 行政公产致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分析第20-46页
 一、主要国家(地区)关于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相关立法及实践第20-25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第20-23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第23-24页
  (三) 我国台湾地区第24-25页
 二、我国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司法实践及立法现状第25-29页
  (一) 典型案例透视我国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司法实践第25-27页
  (二) 我国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立法现状第27-29页
 三、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法律性质及救济途径第29-34页
  (一) 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民事侵权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之辩第29-32页
  (二) 行政公产致害赔偿的救济途径——民事诉讼与行政赔偿诉讼之争第32-34页
 四、将行政公产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的理由第34-46页
  (一) 行政公产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可以使现有的行政赔偿制度更趋完善第34-36页
  (二) 行政公产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能够克服目前民事救济途径存在的局限性第36-41页
  (三) 行政公产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有助于国家承担应有的预防与注意义务第41-42页
  (四) 行政公产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是国家转变行政理念、保护人权的需要第42-43页
  (五) 行政公产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更利于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第43-46页
第三部分 国家承担行政公产致害赔偿责任的制度设计第46-80页
 一、归责原则第46-53页
  (一) 国外行政公产致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演进第46-47页
  (二) 我国行政赔偿现行归责原则及其局限性第47-49页
  (三) 我国行政公产致害赔偿应采取的归责原则探讨第49-53页
 二、构成要件第53-57页
  (一) 须为行政公产第53-54页
  (二) 须设置或管理有瑕疵(欠缺)第54-55页
  (三)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第55-56页
  (四) 损害须与行政公产设置或管理的瑕疵(欠缺)之间存在相当的因果关系第56-57页
 三、行政公产致害国家赔偿责任的免除情形分析第57-66页
  (一) 不可抗力第57-59页
  (二) 受害人过错第59-60页
  (三) 第三人过错第60-62页
  (四) 关于预算不足是否能作为免责原因的争议第62-63页
  (五) 关于未设置行政公产的国家赔偿责任问题第63-65页
  (六) 关于公用企业的赔偿责任问题第65-66页
 四、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第66-68页
  (一) 赔偿请求人第66-67页
  (二) 赔偿义务机关第67-68页
 五、损害赔偿的方式和范围第68-71页
  (一) 损害赔偿的方式第68-69页
  (二) 损害赔偿的范围第69-71页
 六、损害赔偿的费用来源第71-80页
  (一) 主要国家(地区)赔偿费用来源模式分析第71-73页
  (二) 我国可采取的运作方法第73-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5-86页
后记第86-87页
详细摘要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VT.2733和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谭恩美:华裔美国作家亦或美国作家?--谭恩美小说中中国元素的新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