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概述 | 第12-14页 |
| ·选题的依据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 | 第14-20页 |
| ·结构面几何特性研究 | 第15-17页 |
| ·结构面网络模拟研究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基本地质调查 | 第20-29页 |
| ·工程概述 | 第20-21页 |
|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 ·地层岩性 | 第22页 |
| ·地质构造 | 第22-26页 |
| ·断层 | 第22-24页 |
| ·层间错动带及层内错动带 | 第24-25页 |
| ·节理及裂隙 | 第25-26页 |
| ·岩体风化与卸荷 | 第26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27页 |
| ·地应力与地震动参数 | 第27-28页 |
| ·地应力 | 第27页 |
| ·地震动参数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结构面几何特征采样与数据处理 | 第29-43页 |
| ·岩体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 第29-33页 |
| ·岩体结构面的工程地质分级原则 | 第29-30页 |
| ·岩体结构面的工程描述体系 | 第30-33页 |
| ·结构面调查方法 | 第33-34页 |
| ·节理岩体调查的测线法 | 第33-34页 |
| ·节理岩体调查的普遍测网法 | 第34页 |
| ·赤平极射投影方法求优势结构面 | 第34-35页 |
| ·坝址区优势面分组结果 | 第35-42页 |
| ·坝址区结构面分类与分级 | 第35-37页 |
| ·赤平投影方法优势结构面划分 | 第37-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岩体结构面几何特征概率分布 | 第43-58页 |
| ·岩体结构的统计模型 | 第43-46页 |
| ·统计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3-46页 |
| ·岩体结构特征统计分析 | 第46页 |
| ·岩体结构的概率模型 | 第46-53页 |
| ·结构面迹长概率模型 | 第46-50页 |
| ·结构面产状概率模型 | 第50页 |
| ·结构面间距概率模型 | 第50-53页 |
| ·坝址区几何特征参数的获取 | 第53-57页 |
| ·倾向倾角概率统计结果 | 第53-55页 |
| ·间距概率统计结果 | 第55-56页 |
| ·迹长概率统计结果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岩体结构面二维网络模拟 | 第58-74页 |
| ·节理网络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58-63页 |
| ·概述 | 第58-59页 |
| ·系统模型的选择 | 第59-60页 |
| ·蒙特卡罗法原理 | 第60-63页 |
| ·岩体结构面二维网络模拟 | 第63-67页 |
| ·随机数的产生 | 第63-64页 |
| ·随机变量的产生 | 第64-66页 |
| ·不连续面网络的生成 | 第66-67页 |
| ·程序的编制 | 第67-73页 |
| ·程序说明 | 第67-68页 |
| ·程序编制思路 | 第68-69页 |
| ·坝址区结构面网络模拟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A 白鹤滩坝址区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 | 第81-83页 |
| 附录B 部分程序源代码 | 第83-103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