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 | 第10-12页 |
| ·内部结构的变化 | 第12-14页 |
|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7页 |
| ·资料的收集方法与评估 | 第17-19页 |
| ·文献 | 第17页 |
| ·现有统计及规划资料 | 第17-18页 |
| ·实地研究资料 | 第18-19页 |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8页 |
| ·苏南城镇化模式的研究 | 第19-21页 |
| ·苏南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 ·有关城乡结构关系的研究 | 第20-21页 |
| ·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评述 | 第21-28页 |
| ·空间布局和用地形态方面的研究 | 第21-23页 |
| ·用地规模方面的研究 | 第23-24页 |
| ·用地结构方面的研究 | 第24页 |
| ·用地结构变化的动力因素 | 第24-28页 |
| 第3章 辛庄镇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 | 第28-55页 |
| ·辛庄镇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过程 | 第28-35页 |
| ·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 第28-31页 |
| ·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的特点 | 第31-34页 |
| ·人口结构与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 ·土地使用结构的演变特征 | 第35-40页 |
| ·非农用地扩张迅速 | 第35-36页 |
| ·人均建设用地增大,且高于镇区 | 第36-37页 |
| ·用地构成上生产用地比例偏高,公益性用地少 | 第37-38页 |
| ·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 第38-40页 |
| ·土地使用形态的特征总结 | 第40-51页 |
| ·镇区外延扩张 | 第40-42页 |
| ·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形态 | 第42-45页 |
| ·工业用地与布局 | 第45-51页 |
| ·土地使用功能变化的特征分析 | 第51-54页 |
| ·城镇整体功能单一化 | 第51-52页 |
| ·农村居民点的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并存 | 第52-53页 |
| ·农村居民点兼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居住 | 第53页 |
| ·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 | 第53-54页 |
|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 第4章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55-73页 |
| ·发展价值的导向 | 第55-61页 |
| ·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 | 第55-56页 |
| ·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 | 第56-61页 |
| ·土地制度的影响和约束 | 第61-65页 |
| ·土地产权制度上 | 第61-65页 |
| ·土地使用制度上 | 第65页 |
| ·土地管理与建设上的矛盾 | 第65-72页 |
| ·宅基地管理存在问题 | 第65-68页 |
| ·城乡分割的土地管理权 | 第68-69页 |
| ·指导性规划的缺位 | 第69-70页 |
| ·建设用地指标不足 | 第70-72页 |
| ·本章小节 | 第72-73页 |
|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3-76页 |
| ·本文的结论 | 第73-74页 |
| ·政府主导下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小城镇用地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 | 第73页 |
| ·工业主导用地扩张,土地透支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 第73-74页 |
| ·沿大城市对外交通走廊轴向集中与镇域范围内整体分散并存 | 第74页 |
| ·土地产权的分散和流转机制不完善是小城镇用地集中难的主要障碍 | 第74页 |
| ·论文的不足 | 第74-75页 |
| ·进一步的研究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附录 A 本地居民调查问卷 | 第79-83页 |
| 附录 B 外来人口调查问卷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