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事业职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6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慈善 | 第15-16页 |
·慈善事业 | 第16-17页 |
·慈善组织 | 第17-18页 |
·慈善事业职业化 | 第18-19页 |
·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9-20页 |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0-21页 |
·目标定位理论 | 第21-2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页 |
·中国慈善事业实践发展及研究概况 | 第23-27页 |
·中国慈善事业实践的发展 | 第23-26页 |
·中国慈善事业研究概况 | 第26-27页 |
·国际慈善事业发展实践及研究概况 | 第27-35页 |
·国际慈善事业实践 | 第27-34页 |
·国际慈善事业研究概况 | 第34-35页 |
·文献综述评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第36-51页 |
·我国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 第36-38页 |
·慈善组织发展呈多元化特点 | 第36-37页 |
·慈善援助能力进一步加强 | 第37-38页 |
·慈善资源获得进一步挖掘 | 第38页 |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5页 |
·慈善组织数量仍不足 | 第38-40页 |
·慈善组织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 第40-41页 |
·慈善组织公信力低 | 第41-44页 |
·慈善组织筹款能力不强 | 第44-45页 |
·制约我国慈善事业职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5-51页 |
·法律因素 | 第45-46页 |
·行政因素 | 第46-48页 |
·经济因素 | 第48-49页 |
·文化因素 | 第49-51页 |
第4章 我国慈善事业职业化发展策略分析 | 第51-83页 |
·多层次的慈善组织体系建立 | 第53-61页 |
·扩展慈善组织队伍和领域 | 第54-56页 |
·加强慈善组织间的良性互动 | 第56-58页 |
·强化慈善组织职业化管理 | 第58-61页 |
·职业化的人力资源队伍 | 第61-65页 |
·高校成为专业社工人才培养基地 | 第62-63页 |
·建立慈善组织岗位用人标准 | 第63页 |
·加强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激励效应 | 第63-65页 |
·健全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 | 第65-68页 |
·慈善组织自律 | 第66页 |
·独立政府监管部门 | 第66-68页 |
·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 第68页 |
·媒体及公众监督 | 第68页 |
·高效的慈善资源流转机制 | 第68-79页 |
·慈善资源募集 | 第69-74页 |
·慈善资源分配 | 第74-79页 |
·良好的慈善环境 | 第79-83页 |
·法律制度环境建设 | 第79-80页 |
·慈善文化环境建设 | 第80-8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6页 |
·本文结论 | 第83-84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志愿者资源管理研究 | 第84页 |
·基于《慈善法》的职业化发展研究 | 第84-85页 |
·慈善组织体系互动发展研究 | 第85页 |
·慈善事业的国际合作研究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