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 绪论 | 第18-30页 |
·情感计算、感性工学和人工心理 | 第18-20页 |
·情感计算 | 第18页 |
·感性工学 | 第18-19页 |
·人工心理理论 | 第19-20页 |
·情感交互与多模式交互 | 第20-22页 |
·人机情感交互平台 | 第22-28页 |
·情感智能 | 第22-23页 |
·应用系统 | 第23-25页 |
·情感交互平台的主要技术总结 | 第25-28页 |
·人机情感交互的难点与发展趋势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2 基于不变矩与HMM的面部表情识别 | 第30-47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不变矩 | 第31-33页 |
·不变矩基本理论 | 第31-32页 |
·Zernike 矩 | 第32-33页 |
·HMM模型 | 第33-41页 |
·HMM算法 | 第33-38页 |
·HMM的最佳化准则 | 第38-40页 |
·MCE | 第40-41页 |
·实现算法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3 情感交互的建模方法 | 第47-58页 |
·引言 | 第47页 |
·情绪的作用 | 第47-49页 |
·工程领域对情感的可计算化的探索和研究 | 第49-51页 |
·情感建模的方法 | 第51-57页 |
·基于设计的模型方法 | 第52-53页 |
·基于任务的模型方法 | 第53-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4 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情感计算模型 | 第58-96页 |
·引言 | 第58页 |
·模型分析 | 第58-64页 |
·情感的结构基础分析 | 第58-60页 |
·情感的成分分析 | 第60页 |
·情感之间的组织的分析及情绪的马尔可夫特性 | 第60-64页 |
·情感的认知评价理论 | 第64-67页 |
·情感、个性及心境的数值化描述 | 第67-75页 |
·情感状态空间及概率描述 | 第67-69页 |
·个性的数值化 | 第69-72页 |
·心境的描述 | 第72-74页 |
·需要的数值描述 | 第74-75页 |
·需要的动态处理过程 | 第75-77页 |
·情感各成分之间的数值联系与处理 | 第77-81页 |
·个性空间与心情空间之间的转换 | 第77-78页 |
·心情空间与情感空间之间的映射 | 第78-79页 |
·需要满足状态与情感空间的映射 | 第79-81页 |
·情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1-95页 |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第81-85页 |
·情绪模型的马氏决策过程描述 | 第85-86页 |
·转移概率的获取 | 第86-87页 |
·报酬的计算 | 第87页 |
·策略计算 | 第87-89页 |
·仿真实验的分析 | 第89-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5 情感虚拟人的表达系统 | 第96-109页 |
·引言 | 第96页 |
·基于Candide模型的三维人脸建模 | 第96-100页 |
·人脸模型变换 | 第100-103页 |
·面部表情的运动计算 | 第103-106页 |
·纹理贴图 | 第106-107页 |
·情感虚拟人的表情合成 | 第107页 |
·小结 | 第107-109页 |
6 情感虚拟人系统的实现 | 第109-121页 |
·实时人脸检测 | 第109-114页 |
·VFW(Video for Windows)简述 | 第109-110页 |
·实时图像采集 | 第110-111页 |
·人脸检测 | 第111-114页 |
·语音识别的实现 | 第114-115页 |
·语音合成的实现 | 第115-118页 |
·情感交互的实现 | 第118-119页 |
·小结 | 第119-121页 |
7 结论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