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概述 | 第15-23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界定 | 第15-20页 |
·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5-17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17-2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般特征 | 第20-23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剖析 | 第23-35页 |
·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的剖析 | 第23-27页 |
·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的剖析 | 第27-32页 |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公司、个人金融两个方面 | 第28-29页 |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单笔损失额逐年上升 | 第29页 |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频率在逐渐上升 | 第29-30页 |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涉案人员的职务日渐升高 | 第30-31页 |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大多集中在基层分支机构 | 第31-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易发点 | 第32-35页 |
·柜台业务 | 第32页 |
·会计业务 | 第32-33页 |
·公司信贷业务 | 第33页 |
·中间业务 | 第33-34页 |
·资金业务 | 第34-35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 | 第35-43页 |
·个人理性与组织结构之间的矛盾是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35-37页 |
·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 | 第37-43页 |
·产权制度缺陷簇生操作风险 | 第37-40页 |
·内控制度缺陷纵容操作风险 | 第40-41页 |
·人事制度缺陷强化操作风险 | 第41-43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 第43-62页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选择 | 第43-50页 |
·GARP风险管理框架 | 第44-47页 |
·巴塞尔委员会风险管理框架 | 第47-50页 |
·资本配置与风险配置的关系 | 第50-55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资本配置 | 第55-58页 |
·基本指标法 | 第56页 |
·标准法 | 第56-57页 |
·高级衡量法 | 第57-58页 |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问题 | 第58页 |
·操作风险管理的一些方法 | 第58-62页 |
·业务外包 | 第58-59页 |
·IT技术 | 第59-60页 |
·业务持续计划 | 第60-62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62-73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缺陷 | 第62-64页 |
·我国商业银行尚未设置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 第62页 |
·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利用外部审计,且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 第62-6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缺少操作风险管理 | 第63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与国际大银行的比较 | 第63-64页 |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64-73页 |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 第65-66页 |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 第66-68页 |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稽核机制 | 第68-69页 |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69-70页 |
·建立长效的操作风险防范机制 | 第70-7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详细摘要 | 第79-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