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24页 |
|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4-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胰岛素的产生、结构及特点 | 第15-16页 |
|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速效胰岛素 | 第16-18页 |
|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中效胰岛素 | 第18-19页 |
|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长效胰岛素 | 第19-20页 |
| ·运用于临床的新剂型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2 短C 肽人胰岛素原基因的设计及表达载体构建 | 第24-42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短C 肽人胰岛素原基因的设计 | 第24-28页 |
| ·HMPID_(ESB)~(30)/P.PASTROIS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 3 短C 肽人胰岛素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 | 第42-62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52页 |
| ·材料 | 第42-48页 |
| ·方法 | 第48-52页 |
| ·结果 | 第52-56页 |
| ·毕赤酵母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52-53页 |
| ·重组蛋白HMPID_(esB)~(30) 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53-56页 |
| ·讨论 | 第56-60页 |
| ·毕赤酵母及其菌株的选用 | 第56-59页 |
| ·影响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 | 第59页 |
| ·使用Trcine 胶电泳鉴别目的蛋白 | 第59-60页 |
| ·Western 未显色原因 | 第60页 |
| ·发酵培养基成份的优化 | 第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4 HMPID_(ESB)~(30) 的纯化及酶切 | 第62-72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7页 |
| ·材料 | 第63页 |
| ·方法 | 第63-67页 |
| ·结果 | 第67-70页 |
| ·HMPIDesB~(30)纯化结果 | 第67-69页 |
| ·HMPIDesB~(30)的酶切及鉴定 | 第69-70页 |
| ·讨论 | 第70-71页 |
| ·重组胰岛素纯化的一般工艺 | 第70页 |
|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用及纯化工艺的建立 | 第70-71页 |
| ·酶切条件的选择 | 第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5 化学修饰 | 第72-92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选择3 种修饰剂的目的及化学修饰的反应原理 | 第72-7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8页 |
| ·材料 | 第74页 |
| ·方法 | 第74-78页 |
| ·结果 | 第78-86页 |
| ·脂肪酸修饰 | 第78-80页 |
| ·mPEG-SPA 修饰 | 第80-81页 |
| ·MPS 修饰 | 第81-82页 |
| ·16.5% SDS-PAGE(Tricine)检测4 种修饰后HIDesB~(30) | 第82页 |
| ·分子筛保留时间检测4 种修饰后HIDesB~(30) | 第82-85页 |
| ·1mg/mL 修饰样品的HPLC 峰面积 | 第85-86页 |
| ·讨论 | 第86-91页 |
| ·脂肪酸修饰剂的修饰条件、修饰位点和长效原理 | 第86-88页 |
| ·mPEG-SPA 修饰剂的修饰条件和长效原理 | 第88-90页 |
| ·mPEG-SPA 修饰HIDesB~(30) 所得两种产物的可能修饰位点 | 第90页 |
| ·MPS 修饰剂的修饰条件、修饰位点和长效原理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2页 |
| 6 化学修饰人胰岛素类似物的降血糖活性 | 第92-114页 |
| ·引言 | 第9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4页 |
| ·材料 | 第92页 |
| ·方法 | 第92-94页 |
| ·结果 | 第94-112页 |
| ·初步药效研究 | 第94-104页 |
| ·剂量与药效关系研究 | 第104-109页 |
| ·HIDesB~(30)-PEG1 代谢特征研究 | 第109-112页 |
| ·讨论 | 第112-113页 |
| ·STZ 的选用 | 第112页 |
| ·在胰岛素制剂中加Zn~(2+)的目的 | 第112页 |
| ·剂量的确定 | 第112页 |
| ·注射部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112页 |
| ·HIDesB~(30)-MPS 药效时间比Detemir 短的原因 | 第112页 |
| ·HIDesB~(30)-PEG1 药效时间长于HIDesB~(30)-PEG2 的原因 | 第112-113页 |
| ·结论 | 第113-11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 ·结论 | 第114页 |
| ·本文的创新性 | 第114-115页 |
| ·展望 | 第115-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 附录 | 第126-128页 |
| 附图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