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序列的人体行为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人体行为识别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发展趋势 | 第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2 运动目标的检测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差图像法 | 第10-11页 |
·自适应高斯背景建模法 | 第11-14页 |
·单模态高斯背景模型 | 第12页 |
·单模态高斯背景模型的阈值选取方法 | 第12-14页 |
·线性相关法-WORSKIAN 算子 | 第14-16页 |
·图像向量模型和线性相关算子 | 第14-15页 |
·WRONSKIAN 算子 | 第15-16页 |
·WRONSIAN 算子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目标的特征提取和表达 | 第17-30页 |
·目标特征提取前的预处理 | 第17-19页 |
·二值化图像中杂散噪声的去除 | 第17-19页 |
·目标轮廓倒影的消除 | 第19页 |
·目标的边缘特征提取 | 第19-23页 |
·傅立叶描述符简介 | 第19-20页 |
·边缘傅立叶描述符的提取 | 第20-22页 |
·边缘傅立叶描述符的表达 | 第22-23页 |
·目标轮廓的骨架特征提取 | 第23-29页 |
·轮廓的骨架特征概述 | 第23页 |
·基本变形模板的构造设计 | 第23-25页 |
·目标轮廓的骨架提取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特征匹配和人体行为模式识别 | 第30-39页 |
·基于傅立叶描述符的特征匹配 | 第30-32页 |
·优化边缘傅立叶描述符 | 第30-31页 |
·基于傅立叶描述符的特征匹配 | 第31-32页 |
·基于骨架描述符的行为模式识别 | 第32-38页 |
·构造目标轮廓骨架的数据结构 | 第32-35页 |
·骨架描述符的局部特征匹配 | 第35-36页 |
·基于自然语言的识别系统模型架构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系统实现及实验结果 | 第39-52页 |
·实验系统软硬件平台 | 第39-40页 |
·人体目标检测实验 | 第40-42页 |
·差图像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页 |
·高斯背景建模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WRONSKIAN 算子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2页 |
·目标轮廓的预处理实验 | 第42-43页 |
·边缘特征提取实验 | 第43-50页 |
·傅立叶描述符的基2FFT算法流程 | 第43页 |
·边缘傅立叶描述符的优化 | 第43-48页 |
·边缘特征匹配结果 | 第48-50页 |
·骨架特征提取实验 | 第50-52页 |
·骨架提取程序流程 | 第50页 |
·骨架提取结果 | 第50-52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完成的工作 | 第52页 |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