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4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概念基础 | 第16-24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24-36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第五节 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38-41页 |
第二章 税会关系模式的国际分类 | 第41-51页 |
第一节 会计模式的国际分类 | 第41-45页 |
第二节 盎格鲁—撒克逊和欧洲大陆税会关系模式 | 第45-48页 |
第三节 会计国际化对税会关系模式划分的影响辨析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影响税会关系模式的社会环境因素 | 第51-65页 |
第一节 影响会计模式和税收的环境因素 | 第51-54页 |
第二节 影响税会关系模式的几个主要环境因素 | 第54-62页 |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作用层次和力度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形成两大税会关系模式环境因素的比较 | 第65-99页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比较 | 第65-71页 |
第二节 法律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比较 | 第71-78页 |
第三节 资本市场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比较 | 第78-85页 |
第四节 公司治理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比较 | 第85-93页 |
第五节 会计职业界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比较 | 第93-99页 |
第五章 两大税会关系模式特征的比较 | 第99-106页 |
第一节 盎格鲁─撒克逊税会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99-102页 |
第二节 欧洲大陆税会关系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102-106页 |
第六章 两大税会关系模式的效应比较 | 第106-138页 |
第一节 税负公平效应比较 | 第106-114页 |
第二节 税收行政效率的比较 | 第114-120页 |
第三节 资本市场效率比较 | 第120-130页 |
第四节 两大模式对财务欺诈及逃税的发现与惩罚机制的影响比较 | 第130-138页 |
第七章 影响我国税会关系模式构建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138-168页 |
第一节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138-142页 |
第二节 我国法律环境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142-151页 |
第三节 我国资本市场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151-158页 |
第四节 我国的公司治理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158-163页 |
第五节 我国会计职业界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163-168页 |
第八章 适合我国国情的税会关系模式探索 | 第168-207页 |
第一节 我国税法和会计标准关系模式嬗变的历史 | 第168-179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当前税会关系模式的反思 | 第179-187页 |
第三节 构建适合我国的税会关系模式的原则 | 第187-196页 |
第四节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元”税会关系模式 | 第196-207页 |
参考文献 | 第207-217页 |
后记 | 第217-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