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宋、元哲学(960~1368年)论文

试论杨时在两宋之交理学传承中的地位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1页
第一章 杨时对二程典藉的整理与对洛学的传承第11-22页
 第一节 对二程著作的传承与整理第12-14页
  一、 编纂《河南程氏粹言》第12-13页
  二、 校订《伊川易传》第13-14页
 第二节 张扬洛学与批判王氏新学第14-22页
  一、 《上渊圣皇帝书》第15-18页
  二、 批判荆公新学第18-22页
第二章 杨时在理学《四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第22-29页
 第一节 对《中庸》一书的推崇第22-25页
  一、 承接道明先生之余绪第23-24页
  二、 体验未发之心的思路第24-25页
 第二节 在《四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第25-29页
  一、 强调《四书》在圣学中的地位第25-26页
  二、 提出《四书》的传承顺序第26页
  三、 以"正心诚意"将《四书》贯穿为一个整体第26-29页
第三章 杨时在理学学说思想体系上的建树第29-41页
 第一节 杨时在本体论上的建构第29-36页
  一、 对于"天理"范畴的论述第29-31页
  二、 对"理一分殊"说的发展第31-34页
  三、 将张载"气论"纳入其"天理"本体之中第34-36页
 第二节 杨时在认识论中的两个路向第36-41页
  一、 作为认识论基础的人性论第37页
  二、 由"格物致知"而至"反身而诚"第37-39页
  三、 静中体认未发气象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荆棘鸟》与《圣经》关系研究
下一篇:《格林童话》中的森林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