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发展县域是提升国民经济总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第9页
     ·合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是实现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9-10页
     ·开展县域土地集约研究是促进县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9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内涵研究第13-15页
     ·投入程度观第13页
     ·产出效益观第13-14页
     ·利用强度观第14页
     ·区域布局和用地结构观第14-15页
     ·其他观点第15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研究第15-1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第16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评价方法第16-17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研究第17-18页
   ·相关领域的研究第18页
   ·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3 理论基础第19-27页
   ·相关概念第19-20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第19页
     ·土地合理利用第19-20页
     ·土地节约利用第20页
   ·相关理论第20-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页
     ·区位理论第20-21页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第21-22页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第22页
     ·区位经济发展理论第22-23页
     ·产业经济学理论第23页
     ·城市发展规划理论第23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第23-27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第23-25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第25-27页
4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第27-39页
   ·本文对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理解第27-28页
     ·评价范围的确定第27页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第27-28页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第28-34页
     ·土地资源状况第28页
     ·人地关系第28-30页
     ·区域规模第30-31页
     ·产业结构第31-32页
     ·自然环境条件第32页
     ·土地的用途和区位第32-34页
     ·经济发展水平第34页
     ·科学技术水平第34页
     ·政策第34页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6页
     ·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需遵循的原则第34-35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36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6页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第36-39页
     ·区域比较分析法第36-37页
     ·综合评分法第37-39页
5 实证分析第39-50页
   ·麻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第39-42页
     ·麻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第39-41页
     ·麻阳县建设用地的变化趋势分析第41-42页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第42-50页
     ·获取指标值原始数据第42-43页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第43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43-44页
     ·计算综合评分值第44-50页
6 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与措施第50-53页
   ·制定科学实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第50页
   ·合理布局各类用地第50-51页
   ·加大对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强度第51页
   ·加大土地的市场化程度第51页
   ·改革农地流转制度第51-53页
7 结语第53-5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53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3页
   ·文章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高校党校建设浅论
下一篇:准双宾语的生成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