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子空间跟踪算法的盲多用户检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本文所用的主要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发展历史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用户检测的基本理论 | 第20-36页 |
·系统模型 | 第20-23页 |
·离散时间同步模型 | 第20-21页 |
·离散时间非同步模型 | 第21-23页 |
·性能测度 | 第23-25页 |
·典型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25-30页 |
·传统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25-26页 |
·最优多用户检测器 | 第26-27页 |
·解相关检测器 | 第27-28页 |
·线性MMSE多用户检测器 | 第28-30页 |
·性能仿真 | 第30-36页 |
第三章 基于双边代价函数的子空间跟踪算法 | 第36-58页 |
·子空间的一般理论 | 第36-38页 |
·子空间的定义 | 第36-37页 |
·子空间的正交投影与夹角 | 第37-38页 |
·基于子空间的盲多用户检测 | 第38-42页 |
·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 | 第39-40页 |
·基于子空间的盲多用户检测器 | 第40-42页 |
·子空间跟踪算法 | 第42-47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42-44页 |
·梯度下降法 | 第44页 |
·投影逼近子空间(PAST)算法 | 第44-47页 |
·基于双边代价函数的子空间跟踪算法 | 第47-58页 |
·双边代价函数 | 第47-48页 |
·基于双边代价函数的子空间跟踪算法 | 第48-53页 |
·性能仿真 | 第53-58页 |
第四章 基于可变遗忘因子的PASTd算法 | 第58-74页 |
·投影逼近子空间的改进算法 | 第58-64页 |
·正交投影逼近子空间(OPAST)算法 | 第58-60页 |
·压缩投影逼近子空间(PASTd)算法 | 第60-61页 |
·性能仿真 | 第61-64页 |
·基于可变遗忘因子的PASTd算法 | 第64-74页 |
·可变遗忘因子的选取 | 第64-66页 |
·可变遗忘因子的PASTd算法 | 第66-68页 |
·性能仿真 | 第68-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