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梁祝传说在当代的讲述与传承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 概论 | 第7-14页 |
(一) 梁祝传说的文献记载及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1. 梁祝传说的文献记载 | 第7-10页 |
2. “五四”至建国初期梁祝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3. 二十世纪下半叶梁祝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4. 世纪之交的梁祝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本文的研究视角及田野作业 | 第13-14页 |
1. 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13页 |
2. 田野作业 | 第13-14页 |
二 汝南梁祝传说的特点 | 第14-21页 |
(一) 汝南梁祝传说概况 | 第14-15页 |
(二) 汝南梁祝传说的基本特征 | 第15-21页 |
1. 汝南梁祝传说的遗存地的完备性 | 第15-17页 |
2. “红罗山”与“冯(红音)罗山” | 第17-18页 |
3. “草桥”与“曹桥”,“朱英台”与“祝英台” | 第18-20页 |
4. 汝南梁祝传说中梁祝双墓 | 第20-21页 |
三 汝南梁祝人的立场与情感 | 第21-32页 |
(一) 传说中的四个村庄的现状 | 第21-23页 |
1. 梁祝墓地所在地——马乡镇马北村 | 第21-22页 |
2. 朱英台的家乡——朱董庄 | 第22页 |
3. 梁山伯的家乡——和孝镇梁岗 | 第22页 |
4. 马文才的家乡——三桥乡马庄 | 第22-23页 |
(二) 梁祝人的立场与情感:传说的信仰状态 | 第23-32页 |
四 汝南梁祝传说的传承状况 | 第32-45页 |
(一) 口头传承削弱 | 第32-36页 |
1. 民间艺人口头传承的困境 | 第33-34页 |
2. 汝南梁祝传说口头传承削弱的原因 | 第34-36页 |
(二) 政府对汝南梁祝传说的重视 | 第36-39页 |
(三) 文化人的推动 | 第39-40页 |
(四) 现代传媒与汝南梁祝传说的传承 | 第40-42页 |
(五) 对汝南梁祝传说的传承状况的思考与总结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一 | 第48-49页 |
附录二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