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第12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 | 第13-14页 |
·配电网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组件式GIS 技术 | 第16-24页 |
·组件式GIS 技术的兴起 | 第16-17页 |
·组件式GIS 的特点 | 第17-18页 |
·组件式GIS 的数据组织 | 第18-22页 |
·数据存储模型及选择 | 第18-20页 |
·空间数据组织 | 第20-21页 |
·属性数据组织 | 第21-22页 |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第22页 |
·目前流行的组件式GIS 软件开发平台 | 第22-24页 |
3 配电网GIS 及相关技术 | 第24-37页 |
·配电AM/FM/GIS 相关技术概述 | 第24-27页 |
·配电自动化系统 | 第24-25页 |
·配电AM/FM/GIS 系统 | 第25-26页 |
·配电SCADA 系统 | 第26-27页 |
·配电网GIS 与SCADA 系统集成 | 第27页 |
·配电网分析原理 | 第27-32页 |
·配电网分析的基础 | 第28-29页 |
·GIS 的空间拓扑分析功能 | 第29-32页 |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 第32-34页 |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定义 | 第32-33页 |
·深度优先算法的搜索过程 | 第33-34页 |
·故障定位专家系统 | 第34-37页 |
4 配电GIS 总体设计 | 第37-71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7-38页 |
·系统设计原则和思想 | 第38-40页 |
·电力组件层设计 | 第40-42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5-57页 |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 第45-46页 |
·配电网GIS 数据组织 | 第46-48页 |
·配电网GIS 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49-52页 |
·数据库表单的建立 | 第52-57页 |
·数据处理 | 第57-58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8-71页 |
·GIS 平台开发方式的选择 | 第58-59页 |
·GeoStar 软件平台 | 第59-64页 |
·GeoStar 体系结构 | 第64-71页 |
5 配电GIS 功能实现 | 第71-90页 |
·组件层的实现 | 第71-77页 |
·数据采集与GeoStar 工作流程 | 第71-73页 |
·地图与图层 | 第73-76页 |
·创建对象实例和获取接口 | 第76页 |
·自定义符号 | 第76-77页 |
·系统基本功能实现 | 第77-82页 |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第82-90页 |
·基于FTU 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 第82-86页 |
·网络重构 | 第86-9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0-93页 |
·主要总结 | 第90-9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