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装配线系统 | 第11-12页 |
·虚拟车间技术的提出 | 第12-13页 |
·分布式仿真技术在虚拟制造领域中应用的意义 | 第13-14页 |
·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14-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线仿真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HLA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基于 HLA汽车总装线可视化仿真系统设计 | 第22-31页 |
·汽车总装生产线简介 | 第22-24页 |
·车间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总装生产线及工艺特点 | 第23-24页 |
·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27页 |
·分布交互仿真设计 | 第24-25页 |
·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25-27页 |
·实现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联邦开发和运行过程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汽车总装线参数计算和高层体系结构 | 第31-52页 |
·汽车装配作业时间研究 | 第31-36页 |
·作业时间段的划分 | 第31-32页 |
·操作姿态判定系数TC | 第32页 |
·休息系数RC | 第32-34页 |
·总装配作业时间模式 | 第34-36页 |
·汽车总装配线技术参数的计算 | 第36-39页 |
·总装配线作业区宽度的确定 | 第39-40页 |
·HLA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40-51页 |
·规则(Rules) | 第40-42页 |
·接口规范说明(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第42-49页 |
·对象模型模板(OMT: Object Model Template)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装配线可视化仿真的实现 | 第52-68页 |
·软件开发平台 | 第52-54页 |
·Vega系统简介 | 第52-53页 |
·MultiGen Creator简介 | 第53-54页 |
·三维虚拟场景实体模型的构建 | 第54-62页 |
·静态实体模型的构建 | 第54-57页 |
·动态实体模型的构建 | 第57-58页 |
·场景模型的集成 | 第58-62页 |
·可视化显示与驱动控制 | 第62-66页 |
·可视化应用程序创建过程 | 第62-63页 |
·Vega类库 | 第63-64页 |
·三维模型的运动 | 第64-65页 |
·Vega应用程序主框架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分布式汽车总装线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68-84页 |
·RTI 1.3—NG环境 | 第68-70页 |
·RTI 1.3—NG的主要组成 | 第68-69页 |
·RTI 1.3—NG的接口服务 | 第69-70页 |
·FOM和SOM的开发 | 第70-74页 |
·联邦成员的开发 | 第74-81页 |
·联邦成员的开发过程 | 第74-75页 |
·联邦成员中多线程技术应用 | 第75-77页 |
·联邦成员的实现 | 第77-81页 |
·仿真运行结果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