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煤燃尽特性实验研究及优化配比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混煤燃烧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混煤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我国电厂应用混煤的主要原因 | 第13-14页 |
·混煤燃尽特性研究的提出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煤粉燃尽特性的理论分析及常用指数判别 | 第16-25页 |
·煤粉燃尽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锅炉中煤粉燃烧过程分析 | 第16-17页 |
·煤粉燃烧模式 | 第17页 |
·单一粒径悬浮炭颗粒群的燃尽 | 第17-18页 |
·不均匀粒径悬浮炭颗粒群的燃尽 | 第18-19页 |
·煤粉悬浮颗粒群燃尽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对锅炉煤粉燃尽的影响简单分析 | 第22-23页 |
·混煤燃尽特性的指数分析 | 第23-25页 |
·常用煤粉燃尽特性判别指数 | 第23页 |
·单煤及混煤的FZ 指数燃尽性判别 | 第23-25页 |
3 混煤燃尽特性的热重实验分析 | 第25-39页 |
·热重分析法简介 | 第25-26页 |
·热重分析仪原理 | 第25-26页 |
·热重分析影响因素 | 第26页 |
·混煤热重实验 | 第26-29页 |
·实验条件 | 第26-27页 |
·实验曲线 | 第27-28页 |
·热重实验曲线的简单分析及特性参数 | 第28-29页 |
·燃尽特性的热重试验分析 | 第29-36页 |
·燃尽时间(温度)的定义 | 第29-30页 |
·混煤的燃尽时间(温度)曲线分析 | 第30-34页 |
·混煤热重燃尽率曲线分析 | 第34-36页 |
·混煤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标 | 第36-39页 |
4 混煤的滴管炉燃尽率实验 | 第39-47页 |
·滴管炉实验台架简介 | 第39-41页 |
·滴管炉燃尽率实验 | 第41-42页 |
·实验条件 | 第41页 |
·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燃尽率计算方法 | 第42页 |
·滴管炉燃尽率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5 基于模糊数学的混煤最优配比的确定 | 第47-51页 |
·影响锅炉运行的主要煤质因素 | 第47-48页 |
·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法确定最佳混煤方案 | 第48-51页 |
·多目标模糊决策法简介 | 第48-49页 |
·混煤最优配比的确定 | 第49-51页 |
6 结束语 | 第51-53页 |
·全文总结 | 第51页 |
·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单煤及混煤常规分析结果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