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1 傣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灰毛浆果楝(Gipadessa cinerascens(Pell.)Hand.-Mazz)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4-39页 |
1 灰毛浆果楝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2 灰毛浆果楝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5-37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17-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29-30页 |
·植物来源 | 第30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30-31页 |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二章 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a(Lour.)Merr.)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39-48页 |
1 中华青牛胆的生物学特征 | 第39-40页 |
2 中华青牛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40-47页 |
·引言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42-43页 |
·植物来源 | 第43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43-45页 |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楝科植物中四降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48-76页 |
1 引言 | 第48-49页 |
2 化合物结构 | 第49-66页 |
3 生物活性 | 第66-69页 |
·抗疟作用 | 第66-67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67页 |
·杀虫作用 | 第67-68页 |
·抗真菌作用 | 第68页 |
·其他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附录:部分新化合物的1D,2D NMR谱图 | 第84-93页 |